沈阳晚报:中国足球聆听春芽破土声
文/高鸣灏
一周之内,几十支青少年球队齐聚沈阳过招,影响力和轰动效应肯定不及欧洲豪门中国行,但对于中国足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
上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青少年足球热,恐怕要追溯到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前了吧?当时的“市长杯”和“萌芽杯”孕育了后来的李铁、肇俊哲等一批球星。有幸的是,笔者在小学时也参加过“市长杯”,虽然战绩一般,但这样的经历却是金钱换不来的。言归正传,乘着足改方案的春风,青少年赛事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无论是赛事质量还是班赛规格都有了明显提升。此外,一批经过职业联赛洗礼过的球员们纷纷扎根基层育苗。
作为中国足球这座金字塔的塔尖,中超联赛近两年的发展堪称豪华。但作为塔基,青训体系以及青少年足球这块配套设施一直不够完善,甚至一度出现了断档。近些年来,我们已经亲眼见证了青少年足球土壤被破坏后所造成的影响——过于专注顶层设计,整个金字塔被搭建成了一座空中花园。这样的局面知道近两年才开始有所改观。
其实,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上小学开始踢球就是所谓的“从娃娃抓起”,其实不然。就像留洋西班牙的张钧尧所言,在伊比利亚半岛很多3岁的孩子就已经接触足球。所以说,我们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空间很大。好在,作为基层足球的见证者,记者在今年切身感受到了身边青少年足球土壤的复苏,我们为这些看在眼里的进步点上32个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