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成都日报:复苏足球商业赛易,更新观念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提到足球商业赛,国内球迷的普遍反应大多是又爱又恨。爱,自然是渴望近距离看到豪门球星在身边踢球;恨,也不难理解,大多数球迷早对豪门球队把中国市场当做淘金胜地不满,抵制之说也屡有耳闻。进入2015年,冷清数年的中国商业赛市场猛然复苏,这对我们究竟是新的机遇还是商业赛市场又一个治乱循环的开始?

  要搞懂今年欧洲豪门为什么蜂拥来华,就必须明白过去几年他们不来的原因。过去4年间,中国商业赛市场急剧萎缩,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滑。顶级豪门不愿来中国,一方面与屡屡出现的拖欠出场费情况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根本原因——在中国参加商业赛普遍缺乏实战价值,起不到季前热身的效果。某种意义上,豪门拒绝来华恰恰证明他们并非单纯为了钱而比赛,中国球迷憎恨“吸血鬼”,真正的顶级豪门其实更不愿为了几百万欧元的出场费砸自己的招牌。

  那么在中国的热身赛为什么起不到热身价值?这就要从各方面找原因了。然而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主办方身上。对主办方而言,比赛越激烈、越有对抗性当然越好,然而却总是无法做到,即使非热身性质的意大利超级杯、法国超级杯,也难逃“注水”嫌疑。这种情况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中方运营商的经营方式有问题,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仍然没能摆脱“签一场、找赞助、卖门票”的固定套路,自己都没有一个长远规划,又怎么阻止别人捞一把就走呢?

  本届国际冠军杯中国赛由乐视体育购买了4年版权,经营模式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应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然而依靠购买别人的版权办热身赛还是令人颇有不甘,这原本是我们自己就能做到的,当中国成为豪门热身首选地时,美国可还是一片足球荒漠。无论如何,照搬也好,借鉴也罢,引入新观念总比抱残守缺好,至少它让我们明白,商业赛不只是花钱赚吆喝,商业赛也能产生真正的价值。2015年的豪门来华热潮,相信会为中国未来举办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树立新的标杆,也能留下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本组稿件由记者 肖竹 采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