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中超国企烧钱,夏天里的一把“火”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邬恺山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白志标
■本期特邀嘉宾
新华社资深记者
汪涌
国家体科所研究员 胡利军
天津泰达以6600万元人民币挖来孙可创下国内球员最高价转会费,与此同时,天津泰达还在运作另一个吸睛动作,引进昔日场上的“杂耍王”罗纳尔迪尼奥。北京首钢俱乐部则被传出以高薪和北京户口来“引诱”易建联,而一向抠门的北京国安也要大放血了,据传他们准备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引援预算。另外,上海上港也在运作哲科加盟。如果说之前是恒大、富力、人和这样的私企俱乐部以大手笔备受关注的话,眼下这一轮转会则是国企俱乐部大发力。国企俱乐部突然发力,民企俱乐部继续烧钱,是市场火爆还是其他原因,本期三言二拍特邀新华社资深记者汪涌、国家体科所专注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研究的胡利军研究员作一探讨。
不管国企私企都要满足市场需求
白志标:一直是国内职业焦点的广州恒大、广东宏远男篮近段有些低调,反而以往不温不火的天津泰达、北京国安、上海上港等俱乐部集体发力,在球员转会市场成为焦点。我们知道,与民企俱乐部相比,上述国企俱乐部过去在引援方面的花销一直很谨慎,但近几年,北京首钢率先加大投入,在引进马布里、孙悦等人上都采用重金做法,而这种大手笔也得到了大回报,四年3个CBA冠军让首钢成为这个城市的英雄俱乐部,这一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北京国安和北京排球。北京市政府的目标是打造国际体育大都市,对于三大球也是高度重视,在篮球、排球都实现了联赛冠军愿望后,一直喊着争第一的北京国安要想实现中超冠军梦,学习恒大的大投入是必然的。
胡利军:对于国内的职业俱乐部,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我一直觉得只是企业的一个项目而已,大多数是“出多进少”的,所以,近段时间这些带有国企背景的俱乐部成为转会市场的花钱大户,大家就觉得稀奇了。我的看法是,这些有国企背景的俱乐部一改过去不愿意花钱的做法,更多的是在其他俱乐部大投入和成绩的双重压力下只能是加大投入,而且国安等俱乐部加大投入也势必促动诸如恒大等这些民企俱乐部。至于说,这种大投入是不是符合国企标准,我想这方面不是问题,毕竟是按照职业体育规律来运营。过去不舍得花钱虽然有国企财务上的考虑,但根本上还是对足球或篮球俱乐部的定位问题。
汪涌:我觉得国务院的体育产业发展文件和足改方案出台后,对体育产业尤其足球产业前景规划清晰,之前是广州恒大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其他俱乐部集体发力说明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过去这个行业总体战略不清晰,整个中国足球大的环境也不好,另外,足球从业者从足协、俱乐部到媒体、球迷,都在干破坏行业的事情,作为职业化最好的产业,却在中国濒临死亡,而现在大家加大投入,使这个行业重新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至于所谓的烧钱,我觉得足球产业具备多重价值,在当前发展战略和背景都改善的情况下,投入是一种资源整合,因此不能单纯地说这些俱乐部是国企还是民企,我们要明确的是它们首先是企业,都有产业规划、扩张、投资需求;其次,这是产业,只要是符合相关国家资金管理,市场开发、营销等规定,企业内部的规定,进行正常的投入是没问题的。
政府加市场是国企最有利的武器
胡利军:国企和民企俱乐部因为性质不同,在投入上也肯定是有差别的。因为是国企背景,在程序上更为繁杂,所以我们看到在引援上国企俱乐部总是慢半拍。另外,国企与政府关联紧密,比别人有更多的行政资源,比如在承诺户口、解决上学等方面;再看民企俱乐部,就拿广州恒大做例子,需要什么样的球员,什么样的教练,什么样的目标都很清楚,所以我们看到李章洙突然下课,卡纳瓦罗半道解约,更多是一种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市场行为。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因为定位的不同所以在投入上就有差别。
汪涌:理论上没有差别,只不过是由于之前产业不成形才存在投入上的差异。应该说,经过上世纪90年代甲A联赛的试水,中国足球职业化看到了市场化,激发了活力。现在俱乐部无论是国企的还是民企的,资金能力、营销能力、消费能力以及对外交流的综合能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且现在体育产业开始进入黄金时期,这些才是这些企业投资所关注的核心,也就是市场说了算。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对于职业体育运动员而言,户口的价值很小,俱乐部的实力、运作规范与否、未来发展方向才是运动员转会的关键,比如于大宝,来到北京国安工资降了,但他个人的前景得到了提升。
白志标:我觉得俱乐部在引援的投入本质上没有明显差异,都是希望能花合适的钱引进高效的球员,不过从运作引援的过程来看存在一些新的特点,不再是纯粹薪水说了算。不过,这次传闻北京首钢给易建联开出的条件中,户口成了筹码之一,这是一个新创举。在中国的大城市,特别是北京,户口是稀缺资源,承诺户口也凸显出国企的优势,政府加市场,这是国企最有利的武器。
大手笔引援能否长期维持下去
白志标:在昨天曝出孙可天价转会费用前,球员转会最热闹的地方是CBA——刘晓宇、周鹏因高薪准备离开广东宏远去新疆广汇。近年新疆广汇在引援上都有动作,从巴特尔开始,就对其他俱乐部来的球员给予高薪,可虽然花费高,新疆广汇这些年却没有与总冠军结缘,上赛季甚至无缘季后赛,因此,大手笔买人能否长久维持就无法判定了。
胡利军:从职业体育的角度看,我觉得这种大手笔买球员是正常的,这在国际上也是如此,当初阿布买下切尔西也是花了大把钱,当然这种大把花钱必须是有实力的,否则你担心的是否能长久维持的事就可能发生。大家现在质疑的是球员值不值那么多钱,我想,如果同等水平的球员很多,那价格肯定不会高,如果相反价格高就无可厚非了。
汪涌:对于职业体育而言,运动员的去留是正常的,球员转会本就是职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今天孙可天价的转会费,这也是俱乐部对他本人价值的一种认可,都是正常的现象。当然,无论是CBA还是中超,球员的身价有虚高的成分,转会费和薪金也可能超过其实际价值,但这是市场规律,因为我们前20年忽略了培养后备球员,使得中超和CBA赛场上的优秀球员越来越少,转会费自然就会虚高,因为奇货可居,也给了做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小俱乐部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