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辽宁日报:刘翔以如此方式告别是个悲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刘翔退役并不令人意外,但一位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命运却实在令人深思。姚明退役时说,生活并不是只有篮球;李娜挂拍后称,网球并不是她的全部。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们的A面,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B面。惟独刘翔好像不太一样,他在体制内成长,在体制内成名,他既是“金牌至上”的受益者,也是“唯金牌论”的受害者。

  刘翔身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体育由专业体制向职业体育转型初期,作为少体校跳高运动员,刘翔在上海市田径传统校上完中学并确定了跨栏主项,1999年,刘翔成为国家青年田径队队员,并开始在世界赛事中崭露头角——这得益于中国体育“奥运战略”的优先保障。

  2004年雅典奥运会,32枚金牌的佳绩,更是使得中国奥运军团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刘翔正是在那届奥运会上名标青史。但随后两届奥运会几乎如出一辙的失败,将刘翔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每一枚硬币总是有它的正反面,刘翔在成为成绩、荣誉和金钱赢家的同时,也成为了民众口碑的“输家”——至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开始,他便生活在“怪异”的氛围之中:现实中,他是超级巨星,走到哪里都会惹来围观甚至围堵;互联网上,他被口水淹没,即便是这篇例行公事般的退役宣言,也激起了滔天骂战。

  回顾刘翔的运动生涯,2004年辉煌、2008年退赛、2012年受伤,他经历的一切,都是中国体育史上最波澜、最多话题、最震撼的片段;他的赛道他的栏,也因此成为中国体育史上一段最为特殊的诡异经历,毁誉参半。

  从走上神坛,到跌落神坛,这十年间,中国田径原地踏步,这十年间,最吸引公众眼球的,一直是刘翔的浮沉。而当一名前无古人的优秀运动员,连退役都要事先安排精确规划,其实想想也挺无奈的。刘翔的退役,早就在人们意料之中,为何却一直难说再见,答案其实早就写下,成败皆金牌。刘翔退役引发热议,并非只因他个人离开跑道那样简单,还有民众在他身上的寄托以及对他的评价,可见中国体育价值观的艰难转变,作为中国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刘翔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黄 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