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体育神童从哪里来?
最近一段时间,篮球贼火。当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篮球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项运动,上学那会儿体育课自选器材只要有篮球,大家得抢破头,抢不到的人才会去踢足球。然而自打10年前来到足球城,篮球给我的那份激动和感受却越来越淡,这叫入乡随俗吧。直到今年辽宁进入CBA总决赛,篮球热血又沸腾了。
刚刚过去的CBA弱冠之年,被评价为最好的一届联赛。它的好不止在比赛的精彩、青年才俊的涌现、外援的无私奉献和某某王朝的确立,它的好还在于后续所引出的这些“神童”们。
四天前,四川绵阳身高不足140厘米的12岁小萝莉打篮球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她的球技完爆众多高出一头的男生,而且练篮球仅一年半就成了全市的明星球员。据说,这个绰号阿矮的姑娘学习成绩在学校能排前十名。
阿矮的风头还没过呢,昨天又来个5岁的麦子卓。小麦两岁半接触篮球,目前不满5周岁。投篮神马的,那都不叫事儿,看看小麦的单手运两球、胯下、两球变速、背后运球,孙悦之流恐怕也要汗颜吧。
这年头,谁没看过一两条神童的视频呢?上周,印度3岁女孩刚刚创造了全国最年幼神箭手纪录,她在5米和7米距离都射出200分的成绩,开弓的一瞬间,小脸上满是杀气……再久远一点儿,我还看过1岁小宝宝畅游碧波,还有荷兰一岁半小娃儿连续把一个玩具和两个足球用右脚射入玩具箱。
神童都是哪里来的?如今看来,家学渊源、家长努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又让我想起一件事儿,上周五女儿学校搞接力赛跑,她被选中代表班级出赛。周四下午手机接到学校短信,大意是询问家长是否允许孩子参赛。看到短信我很惊讶,孩子跑个100米也得征求家长同意,这是学校体育的悲哀吧。
怕只怕更悲哀的还在后头,没有家庭的支持和投入,百所千所足球特色学校即便建成了那也是白搭。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