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作家”阿来:为参加高考骑行一夜,喜欢徒步旅行、文字创作
前往茶马古道,沿着古老的大渡河,人们驻足在虔诚信仰的乐土。
在火苗最旺盛的地方,静下心来,你能听到千百年商旅马铃的叮当响,你能嗅到宗庙诵经的缕缕佛香。马尔康,藏族的红色热土,宗教的自然殿堂。
阿来,藏族作家。从马尔康走出,他像一个信徒,把马尔康的历史文化、宗教风情向我们娓娓道来。
苦出身,却不泯对文字的追求。
穷苦家的孩子,从小就会被告知世界上的美好并不属于你,阿来的童年便是如此。不同的是,他却有一份对文字的热爱。刚上小学时的阿来,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语文课本看完了。家乡的文化土壤贫瘠,自然满足不了他。有时候运报纸的车从他家边路过,他都会把掉落在地上的报纸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恢复高考,成为他改变人生的最好机会。1977年恢复高考,半夜下班之后,因为都是山路很难走,阿来就借了自行车和手电筒,骑了一夜去县城参加高考。直到第二天凌晨阿来才赶到县城,但再也没有睡意。天亮后他就走进了考场,参加了1977年全国高考。高考结果出来后,他又每天徒步走一小时去当地邮局等待,等到自己希望落空才盼来了一个录取通知书。
在自然之中醒悟,开始了创作。
大学的阿来,时常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在他看来,文字的创作是神圣的,作家和诗人永远是他最敬仰的职业。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一直没有进行创作。
直到有一天,他参加了一次创作协会。在大家都上车准备回家的时候,他背着双肩包,从车上下来,选择了徒步回家。沿着大渡河,他开始往上游走,这一走,就是七八百公里。如今的阿来回忆到:“我开始严肃对待文学的时候,可能就是从那一次开始的。” 之后的阿来,越来越喜欢徒步旅行。清晨、黄昏、暴风雨之前、暴风雨之后,自然的美带给他心灵的震撼慢慢内化到了他的内心。他说:“其实回头看看,我的文字是受了自然的影响的。”
由春到秋,跟随自然的创作。
某天清晨,阿来在窗外看到了路边的刚刚发芽的白桦树,这种清新的感觉激励起他创作的欲望,《尘埃落定》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写到秋天,故事中的人物迎来了他们的结局,白桦树也开始落叶;到书写完的那一刻,阿来发现白桦树的树叶已经掉光了。直到这时,阿来才真正觉得自己能够担当得起作家这个职业。
《尘埃落定》向我们展示了马尔康最后的土司文化,向我们揭示命运荒诞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抵抗命运的积极态度。
2000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
出版时,阿来并没有名气,《尘埃落定》的出版让阿来等待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幸而得人赏识,首次印刷便增加到了百万册。有人告诉他,不通俗的作品得不到市场的欢迎。他却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创作。内心的坚牢,是因为他对作家职业的尊敬,更是对滋养他的土地的感恩。
他说:“人在成年之后,更多的建设应该放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上。”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