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第一山,因秋色而闻名,乾隆南下江南时的最爱
天平山位于苏州城西三十里,海拔221米,面积14000公顷,与名山大岳相比,也许名不经传,只是座小山,但它却是姑苏城点点青山中极为诗情画意的一座,山中多奇峰怪石、胜景佳境,最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是流丹似火的丹枫成林。
当然,倘若只有这些,并不足以让它冠绝吴中千百年,天平山的成名,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在政治军事与文学史上同时取得巨大成就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天平山是范仲淹先祖的归葬之地,其高祖范隋曾定居苏州,其后几代范家人也都葬于此处,北宋时期,宋仁宗赵祯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俗称范坟山或赐山,时至今日,天平山中仍有不少范家遗踪,就连天平山中如今绝美的红枫也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到深秋时节,秋意阑珊,灿烂如霞。
天平山,也曾是乾隆南下江南的最爱,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到天平山游玩,曾御笔提写“高义园”,明代大器晚成的画家文征明,早年的传世名作正是其游历天平山之后所绘的《天平山图》。
近几年,由于红枫节的推广作用,天平山知名度愈发高涨,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湖南岳麓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
一进天平山景区,便可目见一牌坊,上面刻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短短两句,彰显着这位北宋名臣的节操与政治抱负。好的句子,总是直指人心,对国事不甚关心平日里只念叨着自家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我,诵读范公的这两句名言,也忍不住一阵荡气回肠。
枫叶之间,显露出一座飞檐翘角的古代建筑,是为纪念范仲淹而建,为范文正公祠,也称“忠烈庙”,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们,念叨着范公这位北宋著名诗人与名臣的文学成就与政治功绩。如我一般的普通游客,更多的则是放眼于祠内的景色,硕大的几株银杏树,满树金黄几株红枫间杂其中。
景区内有一白云古刹,又称天平寺,为唐朝僧人永安修建,初名白云庵,以白云泉得名,北宋庆历年间赐额“功德禅院”,成为范氏功德香火院,几经重建。
正值周末,人山人海,游人赏枫的热情如火如荼,都想极力拥抱最后一抹秋色,站在桥这边,大半的枫叶已近尾声,但仍有几株红枫如火似锦,点缀了残存的最美秋色。
天平山,海拔不过200米高,难度不高,步履矫健的,忽地的就登顶了,也没什么陡峭的悬崖可言,适合男女老少,看到一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也在慢慢爬,征服一座山,也许是每个年纪都有的心愿,三岁多的元宝,也蹭蹭蹭爬到了山顶,体力惊人。
其实山顶的景色并不称奇,只是一座新房子演变的小庙而已,但是站在山腰往下看去,亭台楼榭,掩于枫叶之间,让我想起了爱晚亭,杜牧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想必说的便是这样的景象吧。
半山腰上,放眼望去,雾色朦胧,绿色枫林银杏林红黄绿一片,露出点点青瓦屋檐,这袅娜婉约的景致,正是苏州城的气质,不大气不磅礴也不没有那种处处嗟叹的壮美,却让你有很多遐想。
也许下一季,还会拥着人山人海,来天平山,不错过每一个季节,不辜负每个阳光正好的周末,珍惜与孩子与家人相处的每分每秒,也许也便不会错过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