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笔算数学》:我国最早的数学书(组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2-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2、3、4、5……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书中的常客。有个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古时候中国人记数都是用“一、二、三……”等汉字,这些阿拉伯数字是何时传入我国的呢?

  在市北区“珍迹”特藏馆里有一部珍贵的古籍,据考证,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笔算课本,也是初次把阿拉伯数字引入中国的“功臣”。

  这部古籍叫《笔算数学》,是清末美国传教士狄考文与他的学生邹立文合著的,初版于光绪元年(1875年)。

  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现蓬莱)创办了一所学校,1884年发展成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狄考文将西方先进的教育体制和现代科学知识介绍过来,最早引入了数学笔算。它开设的数学课程门类最多,细分多达10门。但狄考文在引进西方现代数学时,遇到了许多障碍。

  首先是教材的版式问题。当时中国人看的都是传统的竖写形式,无法阅读西方书籍。狄考文在编写《笔算数学》一书时,便兼顾中西传统习惯,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算术例题,设计成横式和竖式两种。这样一来,学生既能理解题意,又可以很快适应西式教育。同时,此书还完成了近代中国传统算学由竖排向横排的过渡,并为中国现代数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模板和范本。其次是文体的问题。当时文言八股风行,艰涩难懂,所以狄考文在编写数学教材时采用了“白话”和“文理(文言文)”两种版本,开创了用白话编写教科书的先河。

  当时,阿拉伯数字被认为是“洋文”,在官方看来,使用洋文是大逆不道的,曾经在科举考试中,一位考生因为使用阿拉伯数字而被判了零分并赶出考场。直至1906年,在官方学堂的教材中,仍然见不到阿拉伯数字。

  狄考文在1877年上海传教士大会上积极倡导使用阿拉伯数字,并首先在文会馆的数学教材编写中,将中国大写数字改换成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符号采用“+、-、×、÷”,分数记法也采用分子在上、分母在下,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历史证明,现代文明的脚步是前进的。狄考文和他编写的教科书所带来的现代信息,最终还是被中国人所接受。《笔算数学》一书出版后,再版30余次,流行近半个世纪,成为清末民初全国新式学堂首选和通用的数学教材。

  本栏目欢迎广大市民供稿,新闻热线85801537,栏目主持:笑言。

  供稿邮箱:,注明:“发现·市北的秘密”供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