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在纽约刮起“中国风” 传统文化“世界范儿”
新华社南京8月5日专电 题:常州在纽约刮起“中国风” 传统文化“自信出海”焕发新生机
新华社记者朱筱、秦华江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悠扬的二胡声、悦耳的《茉莉花》、苍劲有力的中国书法以及技艺精湛的乱针绣……前不久,江苏常州在纽约华尔街刮起了一阵“中国风”。通过政府和民间联动,常州让传统文化宝藏在交流中不断焕发新生机,让中国文化也有“世界范儿”。
自信:“零宣传”也有强人气
7月12日至14日,常州在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举行文化推介会,通过传统刺绣、书法、刻纸等展示让纽约市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乱针绣传承人孙燕云介绍,她在现场表演绣法时,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当一根针眼细的丝线在她手中被分拨成48根后,观众们无不拍手称赞。
“在说明会现场,曼哈顿‘视觉艺术文化机构’的负责人勒德洛·贝利对乱针绣很感兴趣,愿意明年为我办一场专题展览。”孙燕云说。
据介绍,常州民乐团还演奏了《茉莉花》《太湖美》等传统民乐。
“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的外围及周边并不允许出现推介会的宣传和广告标识,我们这次展览能够吸引这么多观众,这给了我们极大的文化自信。”常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建共说。
“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与活跃的部分之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说,此次艺术展通过常州由点及面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风貌。
自新:“老手艺”引领新时尚
三年来,常州文化在“走出去”中注重在传承中创造新形式,引领新时尚。
被誉为“江南一枝花”的常州金坛刻纸,在2009年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传人周冰说,多年来,他们跟随着常州文化游走世界的脚步,在法国卢浮宫、德国秋季博览会和澳大利亚等地纷纷留下足迹。
“正是在展出中,爱马仕和施华洛世奇看中了刻纸的镂空艺术,在他们的产品上设计图案。”受此启发,周冰说,未来他们的作品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元素,用新样式传播“老手艺”。
作为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者,金坛刻纸的路径,也正是常州市政府探索鼓励的新模式。
“在挑选展出作品时,我们主要考虑,艺术品能否体现东方传统文化魅力,是否符合西方的审美以及对方市场买家的购买心理。”常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薛静说。
不同于以往的单一展览模式,此次展出的艺术作品还在曼哈顿亚洲艺术馆进行了现场拍卖。98件作品共拍出42件,成交率达到43%。纽约大学一学生特地拍下《数学巨匠华罗庚》刻纸作品。
自觉:“古龙城”讲出好故事
常州民族乐团受邀赴美印第安纳州大学城参加音乐盛事;江南民俗走进剑桥国王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走进欧洲,一把小小的留青竹刻梳子售价250欧元被慷慨买走……“讲故事”的文化自觉于内省外修之中普及于民。
此次文化交流,常州市政府和民间形成合力,不仅有政府层面举办的艺术展、拍卖会等,还组织“双城记”市民团、艺术家代表团等,赴美开展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需要换位思考,需要打动人心。与以前‘为走而走’不同,今后的推介要将特色文化交流常态化、固定化、多样化。”常州市文联主席荣凯元说。
常州已逐步摸准文化“走出去”的规律,下一步还将发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力图将常州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师的巧手,融入人们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
“民间蕴藏着丰富的向外讲好故事的文化资源,只有深入研究国外受众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这样才能让中国文化走进国际友人心里。”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说。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