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木偶文化艺术节举办 发起拯救客家木偶戏文化的《大金宣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为小小戏台吸引了不少小观众。 林斯乾 摄

  中新网上杭7月27日电 (林斯乾)27日,木偶文化艺术节在客家木偶发源地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大金村举办,来自闽西的木偶艺术研究专家、木偶艺术爱好者、各木偶艺术团参加了活动。活动通过木偶巡游、木偶戏班擂台展演、田公元帅信俗保护传承座谈会等,向人们展示了独具艺术魅力的客家木偶文化,并率先发起旨在拯救客家木偶戏文化的倡议——《拯救客家木偶戏文化宣言》(简称《大金宣言》),呼吁全社会共同传承、拯救木偶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

  上杭白砂拯救木偶艺术的《大金宣言》呼吁人们在四个方面拯救木偶艺术。一是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呼吁高度重视客家木偶戏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促进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凝聚力量,将客家木偶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二是扶持民间木偶戏发展。为保证木偶戏艺术能够在客家乡村持续生存,请求社会各方关注、呼吁民间木偶戏团体命运,通过资金扶持、组织培训、增加演出机会等方式,促进民间木偶戏团体的健康发展。三是建立客家木偶戏生态文化圈。白砂镇作为客家木偶戏发源地,亟需建立客家木偶戏生态文化圈。通过保护客家木偶戏这一活态文化,以木偶制作、演出为基点,保持艺术与人民、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精心发展客家木偶文化产业。四是加强木偶戏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使客家木偶戏打破封闭状态,呼吁社会各界想方设法促进客家木偶戏走出家门、国门,参与交流、展示自己、使这一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客家艺术得到新的传承发展。

  据了解,客家木偶自明初由浙江传入闽西上杭白砂大金村,由此逐渐向外流传至闽西各地,并随着客家民系的壮大而传播至闽南、广东、海南、江西及台湾等地,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五百多年来,客家木偶戏由民间艺人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根植于广大客家山区,成为客家人记忆中抹不去的乡愁。在木偶戏兴盛时期,客家地区纷纷成立木偶戏班,走南闯北,形成了一个以客家祖地上杭为中心的客家木偶戏发展圈。

  据统计,清末民初仅龙岩市所属七个县市区就有148个戏班,其中上杭86个,而白砂有45个占了全县一半多。上杭白砂镇大金村的“田公堂”是闽西目前发现的唯一供奉木偶戏神的庙宇,当地和周边木偶艺人自发组织的纪念傀儡戏神“田公元帅”的“田公会”在此召开,逐渐形成了以白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闽西傀儡(木偶)社群,大金村也成为客家木偶的发源地。

  然而,受到“文革”时期影响和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冲击,客家地区的木偶艺术面临日渐式微的困境,甚至面临随时失传的境地。虽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杭县开展木偶戏整理与研究工作,挖掘出1000多部木偶戏本,但是木偶戏班逐年减少,目前在上杭保存下来的木偶戏班(团)不及十个,这些戏班为木偶艺术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8年,在客家木偶发源地白砂大金村,重新修复了“田公堂”,每年举行田公会和木偶戏展演。2002年,上杭县成立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并全面恢复“田公会”的祭祀和傀儡戏班社的调演,古老的傀儡戏剧行会传统得以保存。2011年,上杭“田公元帅信俗”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上杭县成立木偶艺术传习中心,进一步加大木偶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以拯救濒临失传的客家木偶艺术。(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