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早前腊月廿四过小年 清同治年间才改到廿三
本报讯(记者 常健 通讯员 白宇)今天是腊月廿三,民间称之为小年。但是你知道吗,在很早以前,天津人其实是在腊月廿四过小年。
早年习俗“官三民四”
据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腊月廿三原本是只属于皇上一个人的小年,其后皇亲国戚、朝廷大员开始效仿皇帝,于是形成了“官三民四”的习俗,即官家廿三过小年,平民廿四过。随着时间推移,南方大部分地区一直沿袭了腊月廿四过小年的传统,而北方因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在腊月廿三。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600多年前,天子渡口设卫建城,来自安徽的士兵驻扎于此,带来了家乡的方言土语、饮食习惯和年俗。那时的天津卫是北方少有的在腊月廿四过小年的城市。据史料记载,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此后,随着城市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鲁冀晋的北方人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津城的主要人口,直到一百多年前的清同治年间,“北风”终于压倒了“南风”,把津城的小年改到了腊月廿三。
灶王爷竟然是副职
早先小年原本是祭灶节,上到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每年年底都要拜祭这个传说中贵为一家之主、专司监督人类善恶、有向上天汇报之权的灶王,人们用好吃好喝“贿赂”他,为的是让他去见玉皇大帝时可以多说好话,即“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通常在黄昏,由老人带领,为神龛内的灶王点上香烛,摆上年糕、糖瓜、关东糖、香茶等供品,一番大礼后,还得拿个糖瓜在灶台上烤化了,抹到灶王像的嘴上,象征着粘住他的嘴,让他说不成坏话。祭拜完毕,恭恭敬敬地把灶王像取下来,给他带上两个纸糊的袋子,代表给灶王路上吃的口粮和喂牲口的草料。随后,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一把火烧了,象征着他上天汇报去了。
旧时候男尊女卑,只有男人才有资格参与祭灶这样重大的仪式。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男人们大张旗鼓祭灶时,同灶王一起接收香火的小配角灶王奶奶,才是真正的正职。传说玉皇大帝有个女儿,因为爱上了烧火的穷小子,被贬下人间,王母娘娘爱女心切,苦苦哀求之下才为女婿讨来一个灶王的仙职。这个灶王爷最多算个惹老丈人腻歪的驸马,他每年能够有幸上天一次,还是王母娘娘开恩特许他陪着媳妇回趟门子,真正有资格向玉帝汇报人间情况的,其实是被男人们轻视的灶王奶奶。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