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20世纪初广州招收快递员要考试 懂英语身价倍增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上世纪初,都市里的居民已经习惯了邮差的存在。

  广州官办邮政上世纪初已提供快递服务 “快递哥”可吃皇粮吸引不少大学生入行

  “广州邮政总局现因邮务日益发达,特拟添邮差多名以期派信快捷,昨经邮司出示招考,以体魄强壮、并无嗜好、熟悉省城道路、通晓文理,以及由两间殷实商店担保者为合格云……”亲爱的读者,看了这一段刊登在1917年9月17日《广东劝业报》的文字,你会不会有点惊讶,不过是招聘几个“快递哥”,既要公开招考,还要商店担保,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其实,那时广东官办邮政起步不久,其员工个个端着公家的“铁饭碗”,全无失业之虞,薪水还会连年看涨。因而这个新兴行业引得无数青年竞折腰。竞争者一多,行业门槛水涨船高,连英语都加入了测试科目的行列,虽说官方不要求“快递哥”个个能说英文,但外语流利者,却能拿到诱人的高薪。身为广州最早一批“快递哥”,他们缘何能端上铁饭碗,又为何掌握了英语就能拿到高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这身短马褂是“吃皇粮”的标志,在百年前的广州城里颇为吃香。

  官办邮政第一年 七个信差跑全城

  1897年2月的一天,位于沿江西路的粤海关大楼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大楼底层东北角三个小房间里,多了几个身着蓝色号衣的工友,跑里跑外忙碌着;办公桌前,身穿配有海关纽扣制服的职员正襟危坐,等客上门;再往里看,西装革履的高层人士凑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上哪儿拓展客户去。这样的场景看来着实普通,但楼前那两个通体绿色、头戴“黄帽”的邮筒提醒着过往行人,此处是广州第一家官办邮局之所在,且头顶“皇家邮政”之光环,众人不可小觑。

  读者你或许要问了,广州第一家官办邮局为何要开在海关大楼里呢,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其实,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创办,与在中国当了45年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有莫大关系,赫德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不过他在衰朽的旧帝国制度中创造出了唯一不贪腐的高效衙门,确是学界公认的事实。从1866年开始,赫德利用海关代寄使馆邮件的制度,逐渐扩展至收发外界信件,整整折腾了三十年,为办理新式邮政攒了不少经验。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接到圣旨的老赫德很是感慨,说道:“奉旨由我开办邮政,三十年的旧话,二十年的经验,最后终于成功了!”

  言归正传,咱们既然在讲广州第一拨“快递哥”的八卦,赫德的故事自当点到为止。不过,赫德当时做了一件事,影响了此后几十年内无数“快递哥”的命运,那就是他完全参照英国的文官制度设计了官办邮政的管理体制,从高层的邮务长到最底层的邮差,层层划分等级,同时又规定了详尽的晋级涨薪、休假福利以及医疗保障等制度。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但整套管理制度仍沿袭了下来。

  就这样,这些身处底层的“快递哥”们上班有制服,下班有便衣,病了有医生看,累了有假休,独一无二的待遇足令城内其他行当的工友艳羡不已,所以坊间一早就有了“在海关工作是金饭碗,在银行工作是银饭碗,在邮局工作是镶着金边的铁饭碗”的说法。

  据统计,广州邮政总局开张营业的第一年,虽然顶着“皇家邮政”的名头,但力量还很薄弱,总共只聘用了7名信差,忙乎全城的投递业务,这7名信差也是广州第一拨吃上了皇粮的“快递哥”。

  上世纪初岭南大学里的邮局。

  送快递先得考试 懂英语身价倍增

  要说当时广州官办邮政开拓起业务来还是蛮拼的,第一家邮局开办不久,就将营业时间拉长到了晚上10时,以便人们收寄邮件,起初它只收寄普通信函和包裹,但很快就将业务拓展到了汇兑银钞、国际信函、代订书籍、快递邮件等各个领域。快递邮件的出现,在当时确是一大突破,人们既可以在家坐等“快递哥”上门揽件,也可以在出门时随身带着邮件,在路上遇见身着制服的“快递哥”,就把邮件给他,顺便再给一角银币就行了,连邮票都不用贴,于是“民咸称便”,邮局的业务渐渐旺了起来。

  1899年,广州邮政总局在华宁里开设了老城分局,到1914年,城里城外已经有了十几家分局,分布于高第街、四牌楼(今解放路)、第十甫、双门底(今北京路)、潮音街、兴隆大街、河南洪德大街等商业旺地。

  新式邮政蒸蒸日上,自然要招收更多的“快递哥”。上文说了,当时在邮局工作,拿的是公家的“铁饭碗”。不过,要想端上这个“铁饭碗”,先得通过一个严格的入职考试,这也是赫德当年立下的规矩。邮局内的文员职位固然要有大学学历,且要考算学、英文、地理等多门课程,连信差、邮差这样的职位也必须拥有小学学历,能够读书写字,略通英文者,薪酬更要加倍。

  说实话,那时底层平民使用邮件的机会并不多,常跟邮局打交道的不是官宦,就是商人,其中洋商也是邮局看重的客户群体之一,邮政总局高薪聘请会说英文的“快递哥”,就是为这群客户准备的。

  读者你或许要问了,招个“快递哥”,要求还那么高,真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干吗?所谓时移世易,当时,每次广州邮政总局的招考广告一出街,前来迎考的人总会踏破门槛,其热度与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有得一拼。要知道,那时几乎每个行业入行都要介绍人,贫寒学子往往苦于没有门路,可邮局的职位是不需要介绍人的,而且必须公开招考,不能暗箱操作。能考上坐办公室的文员固然好,做不了文员,哪怕先当个“快递哥”,靠着每个月二三十个银圆的收入,足可温饱度日,更何况做好了还可以升职加薪。于是,在就业前景惨淡之时,常有青年学子藏起大学文凭,冒充小学生应考信差之位。

  1917年9月19日的《广东劝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愿做邮差者须知》的文章,文中提到,若想做邮差,必须“体魄强壮、并无嗜好、熟悉省城道路、通晓文理,以及由两间殷实商店作保”等多项条件,这些条件在今人看来可能有些苛刻,但当时应考者众,官方有足够的底气精挑细选。

上世纪初的邮局步差肖像,他们送信基本靠走。

  捧上“铁饭碗” 公汽免费坐

  随着广州城内邮局渐渐增多,广州通往四邻八乡的邮路也在渐渐扩展。根据相关统计,到1917年为止,广州开通了至从化一线的自行车邮路,同时又在江高、沙河、石牌、康乐、沥滘、石井等地设立村镇信柜,不过,后者是步班邮路,“快递哥”们只得一根扁担在肩,一头一个沉重的邮件筐,一站站地走,一路走,一路分发收揽邮件,每天总要走上100多公里的邮路,才算完成任务。当时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谚,说的就是这一群“快递哥”的辛苦。民谚是这样说的:“一根扁担两条绳,一盏马灯一串铃,肩肿足破苦难言,差字压头心更酸”。他们虽说捧的是铁饭碗,可一天天日晒雨淋的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是读了十几年书的贫寒学子,为免冻饿之馁才入了这个行当,更不知要如何自怜自嗳了。

  上世纪30年代,广州近郊开始有了长途汽车,这才改变了这些“快递哥”的命运,按照当时官方的规定,他们只要身着制服,手上拿着邮件,就可随时随地,免费搭车。这则通知刊登在第370期《市政公报》上,紧随其后有一则题为《各机关人员乘车搭船均给全价案》的通知,读者你将这两则通知对比一读,是不是也觉得挺有意思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