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帝时延禧宫安装电暖炉 每月电费白银1680两
北京一场大雪,故宫“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的美景,让网友们感念,如果能漫步其中,该多美妙。一组“穿越照”《陪哀家看雪》瞬间将时间拉回到了镶黄时代,大赞其美的时候,你可知道,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都是寒冷的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暖宝宝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嫔妃、皇子皇孙以及宫女太监们是靠什么度过这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呢?
紫禁城抗寒第一道防线——火墙
明清两代定都北京,所以御寒也成了一大问题。但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堪称绝对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建筑上施展“魔法”,利用墙壁为紫禁城“供暖”,抵御数九寒天。紫禁城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道的围墙,除了能分隔空间外,还能防火御寒。
此外,故宫内的大部分宫殿都坐北朝南,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而最令人惊叹的设计就是皇宫内的墙壁其实都是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宫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没有烟灰污染,多用于生活起居的宫殿。为使热力扩散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其实火墙在中国早已诞生。汉武帝时就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在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 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 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宫殿则主要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被称为“椒房殿”。就这样各朝各代的皇上无论是上早朝还是夜下休息,都不必担心冬季刺骨的西北风了!火墙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皇室在寒冬的取暖问题。
故宫早就用上了地采暖——暖阁和火炕
紫禁城内的宫殿大多设有火炕,炕下有火道,与如今北方农村中的火炕相似。
另外,清朝的皇宫中还设有暖阁,其实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曾回忆道:“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火炕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火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在此点燃火炭,殿内循环的火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逐渐上升,以达御寒目的。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能看到这种取暖设施。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 “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可见在明朝宫中就有此设施了。
由于火炕、排烟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既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其实这种取暖方式并不是明清人的发明,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出现。那时的东北地区已有“火炕取暖”的记录,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这一古老实用的取暖方式。这两处故宫,当年建的火炕、烟囱等现在都还能看到。
帝后妃嫔们才能
使用的取暖利器
——炭炉和手炉
冬季紫禁城的宫殿内还会陈设炭炉用来取暖,称作熏笼。熏笼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美。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都可以见到当时陈设的熏笼。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小的炭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当然,这种小的炭炉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炉上端设有提梁,根据主人的意愿,可以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到适宜之处。
到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随身装到袖子里。《红楼梦》里就曾提到,林黛玉拿手炉调笑薛宝钗。薛宝钗刚劝贾宝玉别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头特意给她送手炉来,指东打西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分配到的木炭数量彰显地位尊卑
皇宫内无论是炭炉还是手炉脚炉,里面承载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这种炭是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以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两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
成炭以后,运送到西安门外存贮,按尺寸锯裁,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内,再送进宫里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在如今的西皇城根大街,有一条名为红罗厂的胡同,其名由来,就是因为明清时此处有供应红罗炭的衙门而得名,这里其实是皇家木炭的包装厂兼库房。每年入冬之前,红罗厂都要从外地十几家炭厂收集木炭。这种“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灰白而不爆,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
清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给予的温暖也就有所不同。
看来即便是为了最基本的冬季不挨冻,妃嫔们也要将争宠进行到底!
冬季成立皇宫“供暖领导小组”——营造司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
惜薪司下共设三个机构:一为热火处,设八品首领太监3名、太监50人,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二为柴炭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三为烧炕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点火烧炕。另外,各宫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的火炉、打更和守夜。
此外皇宫里有许多大型的防火水缸,冬季为了防止水缸里的水结冰,水缸底下,还要设置炭火盆加热保温。这个职位的官员虽然职权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为这些官员要送货上门直抵内廷,可以在御前侍候,有着“近侍牌子” 之称。
这个部门在康熙后改称为营造司,隶属内务府。营造司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众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也不少。
科技进步使玻璃和电暖炉成为取暖“新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代宫廷的取暖设施也得到了改进。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窗户纸被安装在皇宫内的窗户上,在更美更亮的同时,也一改窗纸漏风的缺陷,使紫禁城变得更加温暖。而到了宣统帝时期,在裕隆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但是电暖炉确实是件奢侈的物件,花费极多。据记载,购买这些电器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了白银9000两。这些设备的耗电量也是相当惊人,冬季每月耗用电费竟达白银1680两。文/安畅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