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重庆有防空洞门口被炸 闷死好几百人
我们这些“抗战娃”
[常州]克庆
同学左克庆,他的父母亲当年也是爱国青年,小日本打来了,他们抱着不当亡国奴的信念,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左克庆的哥哥、姐姐)踏上了漫漫的逃难征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最后到了重庆。父亲在中国汽车制造厂华西分厂找到了工作。当时中国不能生产整台汽车,只能生产一些零部件供修理用,支援抗战。日寇的飞机来轰炸了,妈妈一只手牵着二个孩子,一只手抱着生在重庆的左克庆,躲到防空洞里。防空洞里人很多,门一关,灯光暗淡,空气龌龊,闷热。只有敌机走了才能出来透透气。重庆有些防空洞门口被炸了,人堵在里面,一下子就闷死好几百人哪。
同学周树荣,爹妈生下他后,把他藏在锁金村,很少让他出来玩。好在当年锁金村很荒僻,中间又隔着一个偌大的玄武湖,交通很不方便,日本鬼子很少过去,所以躲过了一劫。
这些“抗战娃”们盼啊盼,盼望哪一天小日本能够滚回去,哪一天我们能过上和平的生活啊!
终于,抗战胜利了。经历了战乱痛苦生活的人,就觉得和平来之不易,就格外珍惜。一九五七年,我们从南京各处的初中考进了十三中,有缘相聚在(3)班。班主任老师是顾卓群。高三的上半年就学完了高中应学的全部课程,下半年,全部住校。顾老师组织大家“冲关实战演习”,即找来前几年的公开报道过的高考试题来做。1960年高考结束,成绩公布。五十几个人的高三(3)班,清华大学录取两人,北京大学录取一人,北京钢院一人,对外保密的中央机要干校一人。其他还有哈工大、西安交大等名校,录取在南京各知名高校的就多了去了。
读完大学,进入社会。我们这些“抗战娃”们继承了抗战老兵的光荣传统,做事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成了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工程专家、研究员级高工……都有,都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这些“抗战娃”们也都老了。我们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特别是孙子辈的,要跟他们讲,我们童年时期,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下所受的苦难,我们的长辈,包括东北同胞、台湾同胞、乃至全中国的同胞,被杀头、被奴役的苦难,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我们是一群1960年毕业于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3)班的同学。高三(3)班是男生班,五十几个人,用南京话来讲,是一群“小公鸡头儿”。我们是抗战阶段生的娃,我们和“抗战老兵”的称呼中,都有“抗战”两个字,这是不是就是“血脉”和“缘分”?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辈!
人到年纪大了,最不容易忘记的是童年。我们的童年是非常艰苦的。
同学汪明启,他的父亲叫汪冰石,也是一名抗战老兵,当年领着战士们在前线杀敌,解放后曾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当年,敌人要抓汪冰石,抓不着,就把他的爱人,也就是汪明启的母亲抓进了监狱。汪明启年龄很小,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也进入了敌人的监牢。敌人对他母亲百般折磨,汪明启就像小说《红岩》里写的“小萝卜头”那样,也吃了不少苦。
扫描二维码,敬请关注本报专副刊公众微信号“B座西窗”。也可在微信“添加朋友”中“查找公众号”,搜索“B座西窗”或微信号“bzuoxichuang”。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