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谈出席阅兵式:经过天安门敬了个标准军礼
在北京驻地,朱洪斌穿上阅兵服,给来探望他的人敬了一个军礼。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琳 记者 姚倩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记者 姚倩 通讯员 刘琳
“我坐在4号车上。经过天安门的那一刻,我觉得好神圣、好光荣,敬了个最标准的军礼!”现场出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浏阳籍抗战老兵朱洪斌,4日晚回到了自己家中。5日,面对前来探望他的人们,朱洪斌讲述了他在京期间的经历、感受和战争年代的故事。
阅兵经历
老兵方阵驶过天安门,他敬了个最标准军礼
8月21日,朱洪斌在侄子的陪同下,随湖南其他老兵代表抵达北京。“刚下车就收到了献花,我们住的房间门上还写有每位老兵的名字。”朱洪斌说,驻地有专门的护理团队,6人一组护理10位老兵,每天量血压,时刻检测老兵的健康状况。每位老兵领到了两套阅兵服,都是提前一个月量身定做的。阅兵服上写有原部队番号、个人职务等信息,朱洪斌的阅兵服上写着“中国远征军独立步兵团第一团一连排长朱洪斌”。他说:“看到军装就想起了打仗的事,好像回到了年轻时。相比牺牲的战友,我很幸运。”
21日晚,抗战老同志、陪同亲属和军地带队人员见面会在驻地召开。朱洪斌见到了10多名和他一样曾赴缅作战的远征军战友。老兵们手握着手,回忆着当年的往事。
9月2日,朱洪斌领到了期待已久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此后,无论是医护人员给他量血压,还是在外散步,他都要把纪念章拿在手上。“拿起来沉甸甸的咧”,朱洪斌兴奋地说,“非常精致,做得真好!”
9月3日上午,阅兵式正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军乐,在礼宾摩托的护卫下,老兵方阵缓缓驶向天安门。“摩托车在前面开道,我坐在4号车上。”朱洪斌提到一个让他感动的细节,抗战老兵方阵从天安门广场经过时,观礼台上的人们都自发地起立、挥手、鼓掌。“那一刻,我觉得好神圣、好光荣!”他努力让自己的手不抖,坚持敬最标准的军礼。
“我打仗时武器多是美国的,现在看到我们国家自己的武器那么多那么好,我从心底里高兴。”朱洪斌说,国家没有忘记老兵,他能在有生之年见证这些,觉得很自豪、很幸福。
抗战故事
在密支那与日军巷战,两处负伤全身都是血
朱洪斌1921年出生于浏阳,从小跟着父母来到长沙,在岳云中学读书。1938年,战火烧到了长沙,17岁的朱洪斌血气方刚,渴望投军杀敌。正逢军校招生,有文化底子的朱洪斌一考就中。
1943年,中英美协同反攻缅甸,朱洪斌被派到加尔各答,跟随部队沿着中印公路一路作战打到了滇西缅北。“中国驻印军属盟军反法西斯团队,我记得长官给我们训话,说密支那是中印公路的咽喉,一定要攻下来……”
日本人武器精良,如果盟军采取硬攻伤亡会很大。朱洪斌所在的团改走山路,路的一边是陡坡,一边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随队的驮马有一半跌下深谷或累死。在这样的环境中,朱洪斌跟着部队走了两天,到达了密支那外围。“日本人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会从天而降,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回想起战斗中的胜利,朱洪斌的脸上路出刚毅和自豪。
1944年,中美联军向密支那日军发起总攻,日本兵躲入居民家,朱洪斌与战友们同日军展开巷战,挨家挨户肃清躲藏的日本残兵。“鬼子在暗处,我们在明处,随时可能牺牲,但当时我们只想着要消灭日寇,生死已置之度外。”在战斗中,朱洪斌所在的排牺牲了一半人,朱洪斌右胸和右臂都中了弹片,但在战斗中他完全顾不上自己的伤,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全身是血。
后来,日军节节败退,朱洪斌与战友们追着鬼子打,一直打到南坎。“战斗中死了好多人,我能够活下来,都是战友们的命换来的。牺牲的战友都是活蹦乱跳的年轻人,留在了异国他乡,没有看到抗战胜利。”说到这里,朱洪斌老泪纵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新中国成立后,朱洪斌回到了老家浏阳,他终身未婚,独自一人开荒种田,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如今他已94岁高龄,身体硬朗,思维清晰。虽然一生坎坷,但老人性格开朗,幽默爱笑。他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