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南洋华侨机工忆往昔:生死置之度外,无怨无悔
8月2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系列活动”在德宏州瑞丽市畹町举行。来自云南省和德宏州的党政代表、南洋华侨机工后人代表、群众代表和驻军部队代表,在位于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在雨中默哀并举行敬献花篮仪式。随后,当地组织了百辆抗战老车、百位南侨机工后人和千名群众,共走滇缅路,重温那段历史。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他说:在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毅然离别亲人,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烽烟战火,在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辎重及兵员,抢修车辆,培训驾驶和机修人员,保障了抗战“生命线”的畅通和抗战物资的供应,为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特殊重要贡献。举行纪念活动,就是要牢记南洋华侨机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弘扬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讲述
艰难运来的弹药 因管理不善爆炸
据档案记载,南侨机工经训练编队后,驻扎在德宏的有西南运输处第一大队、第九大队和第十三大队。
1940年,为适应抗战物资运输需要,成立“华侨运输先锋大队”。南侨机工张智源说,1940年3月间,他和张金炳同时接到运输人员训练所的通知:即将成立华侨运输先锋第一大队,从各大队侨工中选拔一部分干部到训练所集中受训。他于4月初至该所报到。从其他各队调来的侨工共有30多人,均编入军官队,受训的内容主要是讲解抗日运输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就是操练,训练一个多月就匆忙结业,赶赴缅甸去接南侨总会赠送的100辆福特牌卡车。
1941年3月,西南运输处又组建“华侨运输先锋第二大队”,驻扎在遮放,抢运积压在缅甸境内的物资。1941年11月,华侨先锋运输第一大队与第二大队,合编为华侨运输第一大队,至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军阻断,华侨运输第一大队解散。
西南运输处还在芒市、遮放设立了汽车修理厂、物资转运站、仓库,有大批南侨机工在此服务。1939年,在遮放镇以东2公里处的“遮放转运站”,已经建有在整条滇缅线上都名声显赫的6座超级仓库。仓库设施一流,管理严格有序,各种进出物资单据需要仔细查对,有条不紊。但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40年4月12日21时15分左右,遮放仓库突然起火爆炸,大火直至第二天凌晨4时才逐渐减小,仓库内千余吨弹药被毁。南侨机工洪华民回忆,那一天,他卸货离开仓库不久,便发生了大爆炸。这些抗战急需的军火物资,是华侨机工经历千辛万苦抢运来的,却由于当局管理不善而爆炸被毁,机工们无不扼腕叹息。
三名机工被出卖 不愿背叛遭活埋
从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寇切断,至1945年1月28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芒友会师,滞留于德宏的南侨机工有三种情况:一是或在当地结婚生儿育女,或来不及撤离而身陷龙陵、芒市、遮放、畹町沦陷区,有的滞留在缅甸;二是因参加滇西大反攻,再次来到德宏;三是抗战胜利后在昆明、下关等地找不到工作,又返回到德宏定居或滞留。
沦陷期间,因各种原因留在德宏的南侨机工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机工陈团圆与妻子朗玉宝已育有两岁的女儿和两个月大的儿子,他害怕连累家人,不敢回家,就与另外三个机工在法帕芒蚌村朗玉宝家藏身。他们白天到离芒蚌村3公里外的允景村的山上躲藏,晚上再回来。但因奸细告密被日军抓住,一名机工跳车逃跑被日军开枪打死。敌人连夜审讯陈团圆和另外两位机工,称只要供出其他机工的行踪,就可以放了他们。他们坚决不招供。第二天,三位机工就被拉到洗马塘边活埋了。朗玉宝为保护两个幼小的孩子只得远走他乡,后来嫁给一位远征军老兵。陈团圆的儿子,至今还在畹町默默守护着南侨机工纪念碑……
通过寻访德宏的30户南侨机工后代得知,当年有19位机工与傣族妇女组成家庭,一直在为祖国效力。2005年,德宏州政府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畹町,建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铭记、表彰和传扬南侨机工的赤子功勋。
特写
翁家贵忆往昔岁月
在距离纪念碑不远的一处广场,翁家贵坐着轮椅被推上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日活动的主席台。
“归国参战三年,战友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日夜在曲折蜿蜒的滇缅公路上穿梭,保障抗日前线的物资供应,许多战友因疾病、翻车、敌机轰炸献出了生命。”作为第五批回国参加抗战的南侨机工一员,如今已102岁的翁家贵回忆起那段岁月热泪盈眶。他说:“为了国家,为了中华民族,每一位南侨机工都无怨无悔。”
记者 黄超 解留兵(云南信息报)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