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95岁老党员何秀英:少女投身革命的抗日宣传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何秀英向记者讲述她的革命历程。

  2005年,何秀英荣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马上就要到来。

  记者近日从英德市民政部门获悉,在英德境内居住着一位95岁老党员何秀英。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年幼时就毅然投身革命,成为一名抗日宣传员。她不怕艰辛,为革命事业多次辗转于江西、南雄、韶关等地;她沉着冷静,曾护送毛泽东三弟毛泽覃之妻贺怡同志顺利离开南雄平安归队,并安置好贺怡女儿;她坚韧不拔,从没上过学但靠毅力自学识字,为革命作出重要的贡献……

  在记者走访的当日,清远军分区政委翁震亚一行也来到何秀英家中探望老人。老人表示,抗战胜利7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时刻,很感激党还记得她这个老人。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邓文燕 特约通讯员 黄振生

  受老红军影响入党后成为抗日宣传员

  日前,笔者在英德市区的一普通楼房里见到了何秀英老人。老人虽然已95岁高龄,但仍耳聪目明,用流利的普通话为笔者讲述了她的革命故事。

  据介绍,何秀英1920年出生于南雄市湖口镇白木村,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江西特委和南雄县委的党员训练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

  谈及当初是如何加入党组织,何秀英说,自己主要是受红军战士启发。据她描述,在1935年前后,她所在村子的附近有一名何姓女红军,平日以卖茶为生,但实际上是一名中共地下工作者。“我那时候不知道她是红军,经常到茶水铺去玩,说阿姨给点水喝啊,就这样熟起来。”何秀英说,之后与其有过多次接触,受她影响,思想得以放开。后来再在时任南雄县委委员罗明德的动员教育下,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一名抗日宣传员,向身边的人宣传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抗日救亡理念。

  成为抗日宣传员后的何秀英,先后参加了江西特委和南雄县委的训练班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熏陶,也慢慢知道何为革命、为什么要抗日救国等。“那时候的生活是很惨的,农民生活得很苦,我就更加想要这个(联络员)工作。”何秀英说。

  虽然何秀英没有上过战场,但她坦言当时的地下工作者同样危险,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身边很多和我一起的同事都没有留下来,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被捕了,还是怎么样。”何秀英回忆到这里,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她在南雄主要负责保管文件和传送文件,利用做饭的工作来掩人耳目,帮过很多重要领导掩护传送文件。

  “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我们从江西到南雄,又从南雄到江西、韶关等地,走了很多地方。”何秀英说,那几年,她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差错,也没有对此埋怨过半句,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很少提及这些事。

  曾护送毛泽东妻妹妥善安置其女儿

  何秀英告诉记者,她还护送过毛泽东妻子贺子珍之妹贺怡。1938年,贺怡在跟随部队来到南雄湖口时,不得已要把刚出生的女儿寄养在此。

  “那时候,就是地下交通站的人找到我,叫我去抱一个婴儿,我问他去哪里抱,他说带我去。”何秀英说,后来她被带到她外婆家即老家白木村的一口井附近,见到有部队的人守在那,然后就有人把女婴交给了她。

  “当时我也没看到她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她是谁。”何秀英按照命令把这个女婴抱给了白木村一户可靠人家收养,并将贺怡同志护送到南雄城郊外,使其平安归队,顺利到达延安。

  直到1949年解放后,贺怡才在何秀英的带路下,来到白木村,找回她的女儿。但不幸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同年11月21日贺怡乘车从赣南返回吉安,在距泰和县城七八里路,一个叫丰塘桥的地方突发车祸,不幸遇难。“听到消息的时候觉得很难过,好不容易她们才母女相认,后来据说是贺子珍帮忙把这个女孩抚养长大。”何秀英说。

  幼年做过童养媳深感母子分离之苦

  何秀英之所以有这么大感触,因为她也曾经历过这种母子分离的痛苦。何秀英说,她的大儿子在1941年出生后就被抱去送人,那时候她很舍不得,但是没办法,“是被接走的。”何秀英说。

  据了解,何秀英在年幼时曾被当童养媳给他人抚养,后来因为患有水痘被送了回来。因为家庭贫困,何秀英没有上过学,但曾经在天主教教堂里学过字,后来靠自己自学认字。在她19岁时,与第一任丈夫刘建华结婚了,彼时刘建华先后被派往赣南、南雄担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特委青年部部长、中共南雄县委组织部长等职位。

  1942年,何秀英和刘建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这次何秀英坚持不送给他人,带在身边抚养,但是刘建华却从这一年开始,和何秀英人世相隔,直到1945年都没有任何音信。“有人告诉我,他被日本鬼子抓了、回不来了,不然我也不会再嫁人的。”何秀英说,后来与刘建华取得联系后,也曾在信上骂过他当初为何抛弃她,但是直到2014年刘建华离世,两人都没有再见过面。

  1943年,何秀英带着儿子回到英德定居,后来改嫁了同在交通站工作的朱瑞民,并再育有一子。1945年,信丰县老革命人朱赞珍曾到何秀英家探访。何秀英回忆,当时两个人一见面就都哭了。朱赞珍对她说,自己比她要苦啊,因为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都被敌人杀了。“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和党的联系。”何秀英说,此后她一直在英德过着简单的务农生活。

  ■老人心声

  “想着以前的事

  眼泪就会流出来”

  笔者采访当天,恰逢清远军分区政委翁震亚一行也来到何秀英家中探望老人,送上鲜花和慰问金。翁震亚说,何秀英老人为了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大家学习。

  问及抗战胜利70周年在即的心情,何秀英说表示,“想着以前的事,眼泪就会流出来。不过如今老同志一个都没有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很难过。”同时,老人又表示,抗战胜利7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时刻,很感激党还记得她这个老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