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曾东渡日本 向幕府将军宣旨促其自行剿寇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其沟通海陆、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使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沿海中部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之地。它在中国航海史上据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郑和称得上是中国航海史最伟大的航海家。可是你知道吗?郑和七下西洋能成行,与宁波有很大的关系。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今天在第11个中国航海日前夕,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向东是大海——郑和下西洋大型特展”,将作为宁波2015年系列航海日活动的重要活动,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现场162件文物,将带你重现中国航海史上的那些壮举。
600多年前
郑和船队从宁波桃花渡出海
早在7000~5000年前,河姆渡人在水上航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已掌握了一定的海上航行技术,宁波先民也已学会利用岸线资源建立最原始的港点。春秋战国时期,句章港成为越国的通海门户,与碣石(今秦皇岛)、转附(今烟台)、琅琊(今山东胶南县)、会稽(今绍兴)并称为五大港口。
隋唐五代时期,宁波与日本交流的东海直航线开通,大批商人、僧侣往返于宁波与日本博多港之间,明州港成为与东亚地区交流的区域性大港,与当时的扬州、广州并列为东南三大港。
宋元时期,明州港不仅与东亚高丽、日本的贸易空前繁荣,而且与东南亚、波斯湾沿岸地区的贸易也大大加强,与广州港、泉州港并称为中国沿海三大贸易港。
明清时期,政府虽然实行海禁,但宁波仍然是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尤其是明代规定宁波是通向日本的唯一口岸,这使宁波与郑和结下不解之缘。
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因倭寇劫掠南直隶、浙江沿海,明成祖派郑和下东洋交涉。郑和船队从宁波桃花渡出海,穿过韭山列岛横渡东海到达今日本兵库县,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旨,促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后来,这批倭寇果真被足利义满俘获并在宁波被蒸杀。这次下东洋初步展示了郑和作为外交家的才能,为下西洋做了一次预演。
港口城市借特展
致敬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
其实,郑和七下西洋能成行,与宁波有很大关系。
当时的宁波港,是郑和下西洋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宁波地区也是郑和船队人员、物资的来源地。正是由于宁波港等沿海港口为船队提供了船舶、粮草物资、随船人员等多方面的支持,郑和才能在28年内七下西洋,将足迹洒遍印度洋沿岸各国。
特展得以在宁波展出,除了历史因素,还有宁波的区位优势。宁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北仑则是宁波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依托港口优势,如今的北仑已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重要基地、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这里还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些都是大海和港口赋予北仑的。
因此,“向东是大海——郑和下西洋大型特展”,是宁波这座古老的港城向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一次历史寻缘和文化致敬。
重现郑和下西洋壮举
展示宁波海丝深厚底蕴
中国港口博物馆开馆8个月,参观人数已达37万,已成为宁波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今日起,“向东是大海”特展将正式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展览以郑和下西洋为重点,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为辅线,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关系为联结点而展开。在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宁波港2500年的沧桑历史也将一一展现。
此次特展面积950平方米,展线264米,共展出文物162件(套)。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5艘中国古船模型。包括唐代遣唐使船、宋代在宁波建造出使朝鲜的“万斛神舟”、当年宁波为郑和船队所造的八橹船、以及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船”的浙东“绿眉毛”帆船。此外,制瓷、制丝、造船的微缩场景生动逼真,而在包含500个地名10余米长的《郑和航海图》中,参观者还能找到观海卫、郭巨等至今还在沿用的宁波地名。
在这里还能看到精美绝伦的文物。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瓷器在海外的销售,随着销量的增加,人们对瓷器制作的精美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到清前期达到了外销瓷器制作的巅峰。此次特展展出的清康熙人物故事纹将军罐在印尼水域出水,正是当时高超瓷器技术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后,象牙、犀角等外来原料涌入中国,使牙角器大量生产成为可能,这促进了中国象牙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一级文物清象牙加彩福寿双全提篮香薰就是一件精美的象牙制品,一定会吸引你的眼光。
这场精心策划筹办的《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再现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航海图景,也诠释了宁波在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昭示宁波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建设港口经济圈的决心和信心。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