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慰安妇悲惨往事:从日军机枪和火焰喷射器下幸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初版和再版的《慰安妇血泪》

江都退休教师孙逊接受记者采访

  日前,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精选了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新再版,其中包括江都退休教师孙逊所著《慰安妇血泪》。该书揭露了日军对多国女性犯下的滔天罪行,描写了7位女性从胆怯脆弱到不甘屈辱的性格演变,虽然多数终究难逃一死,但是她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不磨灭。

  昨天记者赶赴江都,采访了孙逊老先生,还原了《慰安妇血泪》写作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少年时到上海探亲

  结识曾经的慰安妇严阿姨

  孙逊今年74岁,张纲小学退休教师,其所著《慰安妇血泪》长篇小说60万字,2001年出版。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太白文艺出版社不久前再版。得知《慰安妇血泪》入选百种经典抗战图书,他向记者表示:“我始终坚持一点,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据了解,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缘于上海一位慰安妇的往事回忆。孙逊与她的结识过程,颇有些戏剧性。

  孙逊幼年丧母,上初中时,听说有一位姨娘在上海杨浦区,便于暑假到上海探亲。见到亲姊妹留下的小孩,姨娘自然欢喜,搂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不停,还常带着小孙逊到熟人家串门。由此,小孙逊认识了姨娘的干姊妹严阿姨。

  在小孙逊懵懵懂懂的眼中,严阿姨有些神秘。她无儿无女,没有任何亲人,但与姨娘感情很好。有一次,姨娘和严阿姨带着小孙逊看电影。那是日本影片《望乡》,讲述了20世纪初期,大批日本妇女从本土被卖到南洋一带充当“南洋姐”——妓女的故事。这些妓女到了晚年,仅有极少数回国,大多数悲惨地埋葬在异地他乡。

  在电影院内,严阿姨泣不成声,姨娘也陪着哭。小孙逊当时没有看懂,觉得很纳闷;找一家电影院,再看了一遍,才知道电影的内容。50多年后,孙逊回忆起这部影片。他说,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这些妓女去世前反复叮嘱,死后回不了家乡,墓碑一定要向北——那是故乡的方向。

  严阿姨和姨娘很亲,很快把小孙逊当作了亲人。第二年暑假,小孙逊再次到上海度假。一次喝得半醉后,严阿姨解开上衣,露出上身,只见一条恐怖的疤痕从脖子下一直延伸到腹部。

  在小孙逊惊讶的目光中,严阿姨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曾经是一位慰安妇,伤疤是日本兵用刀划的。回到姨娘家中后,受到震撼的小孙逊用笔记录下严阿姨讲述的内容。

  这时候,小孙逊才明白,为什么看电影时,严阿姨会哭得泣不成声。“当时记得有些乱,后来多次听严阿姨讲述,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回忆。”

  慰安妇的悲惨往事

  从日军机枪和火焰喷射器下幸存

  严阿姨是抗日战争腾冲战役两名幸存慰安妇之一。

  1944年9月,腾冲战役进入最后阶段。孙逊姨娘徐素珍女士的丈夫是国民党少将师长,也是腾冲战役参战军官之一,徐素珍也在前线参与卫生救援工作。

  据徐素珍回忆,当时日军部队孤立无援,快要被歼灭,已经烧毁了部队军旗,准备与中国士兵作最后搏杀。另外一队日本兵赶往一处寺庙,负责“清理”慰安妇,准备杀人灭口——日本强征多国妇女充当慰安妇,日本部队当时视为机密。

  日本兵先是用机枪扫射,不少慰安妇倒下了;日本兵又使用火焰喷射器,试图烧毁尸体。严阿姨虽然中了一枪,但她躲在一棵大树后,未被火焰正面喷着。这时,日本一架飞机误炸了寺庙,寺庙顶部石头炸飞,砸死两名手持火焰喷射器的士兵。

  严阿姨回忆说,当时不少慰安妇被惊吓,到处逃跑,被日本兵射杀。日本兵被全歼后,徐素珍带领的卫生队赶到,寻找幸存者抢救,发现了很多慰安妇尸体。她们衣服被烧光,体无完肤。后来一位卫生员报告,发现一名伤者还有一口气。严阿姨因此被送到部队医院,得以幸存。

  据徐素珍回忆,当时还有一名慰安妇幸存者——韩国妇女姬玉顺。因为长期受凌辱,精神已经失常,别的慰安妇到处逃命时,她什么都不知道,正在寺庙大殿内数钱,幸运地躲过一劫。

  严阿姨身体康复后,没有去处。因为是苏北老乡,徐素珍便把严阿姨留在身边,做些杂事,当作干姊妹相处。

  1985年,徐素珍在上海病危,孙逊前往探望。看到病床上徐素珍插着氧气管,已经不能言语,严阿姨哭得站不住脚步。同样悲伤的孙逊,只有搀着严阿姨送回家。孙逊想不到的是,这是自己与严阿姨最后一次见面。

  几年后,孙逊到上海故地重游,寻找严阿姨,发现房屋已经换了主人。对方称,以前的女主人1986年就去世了。

  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

  搜集材料超过100万字

  10年里几易其稿,反复斟酌

  严阿姨走了,但是她的故事,一直留在孙逊心里。孙逊对记者说,他有一个夙愿,想把严阿姨这段故事写下来。后人不忘记这段历史,是对严阿姨最好的纪念。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多少空余时间专门写作,只能利用假期。孙逊在上海走访了很多老人,倾听他们讲述慰安妇的悲惨遭遇,搜寻的材料超过100万字。“这些素材我保存在老家里,我一直会保存下去。”

  10年写作过程中,孙逊遇到很多困难;题材的敏感性,也时常让他感觉把握不住,有时几易其稿。“慰安妇题材避免不了涉及性,如何处理,需要反复斟酌;另外,对一些战争历史和情节的取舍上,也是花了很多功夫。”

  出版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投稿失败了

  编辑寄来五页长信表歉意

  小说成稿后,孙逊首先将书稿投递到南方一家出版社。大约一个月后,编辑来信回复,表示“拜读以后,不由鼻子发酸”,希望孙逊提供更多资料。孙逊将几十年前谈话记录本以及相关资料,全部寄去。此后,双方多次通信。

  不料,三个月后,孙逊收到出版社编辑寄来的包裹。除了退稿和资料外,还附有一封五页长信,向孙逊表示歉意,并向他推荐了另外几家出版社,鼓励孙逊再试试。

  再投稿又等一个月

  终于出版

  首版仅5000册

  遭遇退稿挫折后,孙逊用了半年时间调整心态,将书稿投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年初,经过约一个月等待的孙逊,接到了长途电话。对方是出版社编审曹彦先生。他告诉孙逊,书稿先留下来,再仔细看看。大约过了十来天,曹彦再次来电表示,出版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采用了。

  “出版之前,对方商谈稿费事宜。我说,你们随便给,只要能出版就行了。” 孙逊回忆说。

  2001年5月,《慰安妇血泪》正式首版,印数不多,5000册。在孙逊眼里,这本书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终于嫁出去了。

  为什么用笔名出版?

  偿还夙愿,不想出名

  不久前再版韩国正商购版权

  出版《慰安妇血泪》,孙逊采用了笔名(他原名孙瑞安)。为什么用笔名?孙逊解释,自己不想出名,《慰安妇血泪》只是偿还一个夙愿。很多同事和邻居得知孙逊出书后,纷纷打听写书赚了多少钱,这让孙逊感到很遗憾。

  “很多人不关心我写了什么,他们不关心那段历史。”孙逊说,“我希望这段历史上的耻辱和战乱荼毒,不要被忘记。”

  初稿出版后,有几家影视公司纷纷来电话,商谈购买版权,但是孙逊拒绝了。他解释说:“我拒绝的原因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担心他们拿去之后,是否有制作实力,如果粗制滥造,亵渎了慰安妇的灵魂,我会被观众骂成无耻之徒。”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不久前再次出版《慰安妇血泪》,引起多方面的关注。目前,韩国一家出版社已经联系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商谈购买版权事宜。

  慰安妇血泪(节选)

  ■孙逊

  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头朝下的华宝在空中挥舞着双手。几个月来他终于见到了阳光,终于尽情大哭起来,哭得那样凄惨,令人毛骨悚然。

  被人扳着双臂的华兰妞大哭大叫,跳着双脚。

  围着观看的众妇,不少人唏嘘泪下。

  中川冷冷问:“这孩子不是你生的吧?”

  兰妞回道:“对,是捡来的。”

  孩子挣扎着大哭大叫。

  中川跷着二郎腿,看看高筒皮靴,对兰妞笑道:“你来跪下,先把我皮靴上的泥灰舔干净。”

  兰妞不哭不叫了,她望望稻田手中的华宝,又看看皮靴,毅然屈身中川脚下……

  樱子指着中川的皮鞋笑道:“还有后跟,还有鞋底。”

  一双锃亮的皮靴在光天化日下闪闪发光。

  众妇中不知何人大喊一声:“还给她孩子!”

  中川转过头时,对身后的麻生做了个手势。

  麻生已经麻木的脸愣了一下,随着中川的一个“嗯”声,只好转身走向休息室。

  华宝的哭声已经嘶哑。

  一会儿,麻生小心翼翼地端来一只玻璃器皿,有小面盆大,里面贮了半盆无色透明的液体。盆外贴有标签。

  中川对兰妞笑道:“人人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你若真有伟大的母爱,就把两手在这盆里洗洗,我立即把孩子还给你。”

  兰妞审视中川许久,又看看器皿,动脚向前移……

  挤到人前的秋菊,再次眯细眼睛,突然惊骇不已,标签上的字母是NHO3。秋菊恐怖地大叫:“是硝酸水,你不能碰!”

  兰妞脚下迟疑了……

  中川笑问道:“你不想要孩子了?”

  兰妞:“我要!”

  石桥走到麻生身边,将一块废铁丢入盆内,废铁立时在溶液中吐着烟雾,同时体积在渐渐萎缩……

  华兰妞双臂平举着,双手冒着刺鼻的白烟,眨眼之间,渐渐显现出一副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掌白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