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历史:是用废土吹出来的
英租界吹土填埋的送水管道
法租界的挖泥船
看了题目,您也许不相信。不可能吧,怎么五大道是用废土吹出来的呢?而且还是“吹”,如果是废土,就是堆或者填,也不用“吹”呀?您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那时,英、美、法三国强迫清政府划天津城南紫竹林一带为租界,外国轮船得以驶进海河,天津的重心渐渐移向海河两岸。当时,海河两岸坑洼沼泽地比较多,抬眼望去,一片荒凉,到处是洼地、水坑、坟墓。也就是说,这里是还没有被开发的城外荒地。租界为了建设的需要,必须要填土造地,一向被人忽略的坑洼沼泽填垫,就逐渐成了热门。因为这一缘故,曾经被视为无用之物的裁弯取直的废土,还有疏浚河道后的淤泥,就成了填坑造地的宝贝。
海河第一次裁弯清淤工程,从新河道河床和裁弯处挖出的淤泥被运到英租界扩展地,也就是英租界的“新开地”,垫成了今日的五大道。据调查,海河两岸的河东区、河西区、和平区的大部分低洼地区都是依靠海河泥沙填高的地面。例如吹填英租界达520万立方米,平均垫高1.4米;德租界为181万立方米,垫高2.6米。
那吹填泥土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首先,要把一艘很大的吹泥船停在海河里,从船上伸出一条很粗的管道伸到要吹填的地方。要吹填的那块地已经用土围成了土埝,机器开动后,泥沙拌着河水,一齐被冲进了土埝当中。当泥浆将土埝填满后,船上的工人将管道撤走,开始向下一个土埝吹填。大约两年后,这些土埝中的泥浆沉淀成坚实的土层,一些外国人开始在上面修路盖楼。
张涛在《津门杂记》中提到了“挖河船”。“浚河机器之状如舟,大亦如之者曰挖河船,以铁为之,底有机器,上有机架,形如人臂,能挖起河底之泥,重载万斤,置之于岸,旋转最灵。光绪初,天津机器局(海光寺)造成试用,曰‘直隶挖河船’。”这是1902年启用的第一艘挖泥船。同时,海河工程局还组装了中国最早的抓斗挖泥船“夹泥一号”、“夹泥二号”,开启了中国近代疏浚由人工浚挖到机械疏浚的变革史。
清末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对海河裁弯取直工程作了较详细的记录:“施工前先以人工挖一条深八尺、广十八丈、径二十余丈的河道,一端安闸引水使满,将机船驶进河道,形成施工水上基地,挖泥船装有风车形二十四斗上下周转,泥水合融而上。”由“曲折上下渡于岸”的排泥管道将河泥吹到岸上,垫高六尺,土实且平,张謇称此“真良方也”。张謇所说的就是海河第四次裁弯取直。
1911年,海河工程局进行了第四次裁弯取直工程,这也是海河工程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弯工程。这次工程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挖泥机械,从大赵北庄开始至东泥沽止,直线全长3782米,缩短河道9077米,工程历时两年三个月。第四次裁弯工程结束后,海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1914年7月,吃水4.58米的“昌升号”船通过海河,这也是有记载以来通过海河航道的吃水最深的船只。1906年,海河工程局在天津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泥泵站,开始了水利输送疏浚土的历史。1910年,“中华号”开始吹填市区洼地。从此,海河疏浚土全部吹填到陆上。天津的五大道,都是经过多年吹填才达到现今的标高。
现在,您相信了吧,咱和平区的南京路、营口道、新兴路、西康路、马场道、睦南道这些地方,都是用海河水底淤泥吹填造地、平整成型的。 王和平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