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在救亡学校亲授游击战术 培养抗日青年干部
时报讯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更好地御敌,1938年,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现在的平阳县创办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吸引了来自当时温州各地及丽水、台州、宁波、绍兴和上海等省内外100多名知识青年报名参加,粟裕同志亲自讲授游击战术。抗战胜利后,学校旧址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丛树和屋舍密集重叠,一幅郁郁葱葱的气象,早上起得早还能听到鸟鸣声。如此幽静的地方,位于平阳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西侧,78年前是闽浙地区热血抗日青年擦出火花的中心,枪林弹雨换来今朝的恬静,站在门前,让人肃然起敬。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
“初中程度或同等学力,男女兼收,20岁以上至35岁,受训时间暂定3个月,并特别注明,有钱出钱,没有钱由本校津贴伙食,但服装被铺自备”。这则刊登于1938年1月5日《浙瓯日报》上的学校招生启事,几天之内就传开了,如集结号般召来省内外的爱国青年,他们中有教师、学生、工人,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是此时的目标一致。
“学校由粟裕任校长,实行军事化管理,教员和学员过着朴素的生活,睡一样的地铺,吃一样的伙食。”挺进师纪念园讲解员向记者介绍,当时粟裕亲自讲授游击战术,刘英也时常到抗日干校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学校当时开设的课程有游击战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经济学、群众工作等。是当年南方8省14个革命根据地唯一的“抗大式”干部学校,为闽浙抗日游击培养了非常多的优秀年轻干部。
棕色木门,青灰色栏杆,江南风韵的屋檐……校舍原址呈U形,东西两边各有1幢6间两层木楼和1间厢房,称为东楼、西楼,如今仅存西楼,占地面积210平方米。楼下为教室,楼上为教员和学员寝室。北边的耶稣教堂作为大礼堂。校园里最为显眼的是一片桂花林,为刘英、粟裕当年种植。
1985年,西楼经整修辟为抗日干校纪念室。纪念室门口上方,悬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198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抗日干校校长粟裕在京病逝。5月,遵其遗愿,他的部分骨灰敬撒在抗日干校旧址的桂花林中。同年,平阳县委和县政府在此建造一座高1.8米、宽0.85米的青石纪念碑。
1989年12月,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温州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1997年,平阳县又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动工新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纪念碑四周墙面还铭刻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为歌颂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题词,是平阳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