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麟阁:腿部受伤仍在作战 头部再受重创殉国
佟麟阁
法制晚报——
在北京西面逶迤的群山中,香山的兰涧沟因为沉睡着抗日名将佟麟阁而显得格外不同。这位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在卢沟桥事变后就说出誓言: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5月5日,记者采访到了佟麟阁的儿子佟兵先生,听他讲述了佟麟阁戎马生涯的英勇一生。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很佩服父亲的抗日战争时的英勇。不错,父亲虽然只活了45岁,但抗日战争中的奋勇无畏让他始终活在人们心中。” 佟兵先生这样评价父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佟麟阁受宋哲元邀请担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领张家口公安局长。1933年5月,佟麟阁、高树勋等14名将领在张家口联名通电,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参加抗日同盟军。但因蒋介石的军事压迫,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销。
佟麟阁深感报国无门,不胜悲愤,退居北平香山寓所。华北事变后,宋哲元、赵登禹、张自忠等联袂邀请佟麟阁出山,主持全军事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时佟麟阁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教导团团长,领兵驻扎在南苑(位于今北京市丰台区)。面对日军的挑衅,佟麟阁在南苑召开军事会议,打算誓死抗击侵略者:“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布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7月28日上午,日军步兵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突然从东、南、西三面向南苑发起空中和地面进攻。同时,集结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也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北平方向退路。“当时南苑守军有二十九军卫队旅、骑兵第九师留守的一部、军事训练团、平津大学生军训班等约2万人,兵器火力更是不能和当时强大的日军相抗衡。”佟兵告诉记者,没多久,宛平城的通讯设备就被炸毁,“联络中断,指挥失灵,部队各自为战。”
下午1时,佟麟阁在接到命令后决定分散撤出南苑进城。“先是在大红门与红寺之间的南顶路与日军作战,后又在时村中了日军的伏击。激战中,佟麟阁腿部受重伤,部下都劝说他尽快撤离,但他坚持战斗。”不久,带伤指挥作战的佟麟阁头部又受重创,壮烈殉国。
佟麟阁的英勇牺牲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士兵们抗战的决心,也影响了当时千千万万的百姓。“父亲牺牲的第二天,中国红十字会、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率警卒10余人在大红门寻获他的遗体,运回北平城内。”说到这里,佟兵的眼里不由得被泪水浸湿。“母亲把他的遗体收殓后,寄柩于雍和宫附近的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方丈仰慕佟麟阁为国献身的精神,保守寄柩秘密,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将父亲骸骨从柏林寺移葬到现在香山的兰涧沟中。”
“能克己,能耐苦,从来不说谎话”
2009年9月,佟麟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获得这个荣誉,除了佟麟阁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外,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和行军作风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佟兵向记者介绍,儿时的佟麟阁颇爱读书,他曾拜舅舅为师,学习经史,并勤于练习书法。“16岁时凭借书法能力考入高阳县衙门当缮写员,每月挣10两银子贴补家用。”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小伙子会一直在衙门官场内发挥自己的才智。可没想到,1912年,20岁的佟麟阁投入到冯玉祥的部队中,成为一名新兵。
“其实父亲从军并非偶然。”佟兵说,父亲了解了许多古往今来的燕赵慷慨悲歌之士,非常敬仰那些正气勃发、奇伟义烈的仁人志士,希望自己也可以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为百姓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因此,当滦州起义使北方的革命热情不断高涨起来后,佟麟阁慕冯玉祥爱国之名毅然投笔从戎。从军后的佟麟阁一刻也不放松,军事训练、读书、帮助困难百姓,等等,都充实着他的生活。
很快,佟麟阁参加护国运动并晋升为冯玉祥将军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团长。之后,佟麟阁在军中威望越来越高,先后任国民军第一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二十一旅旅长,西北军第十一师师长。
在代理察省主席兼张家口警备司令期间,佟麟阁带他的几个孩子在山上骑马,坐在山坡上,遥望东北,顿感祖国江山破碎,他深沉地慨叹说:“现在如果多几个岳飞这样的人,小日本哪敢这样猖狂?”不久,他便在张家口修建岳飞庙一座,勉励军民以岳飞为榜样,精忠报国,振奋民族精神,保卫国土。
冯玉祥曾在《模范军人问答》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能克己,能耐苦,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
另外,佟麟阁也特别注重自己的军队建设。当时的《北平时报》曾登载一篇文章说:“佟副军长善治军。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则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当七七后,军士于烈日下守城,每一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竞献西瓜,坚却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无伦,堪称模范军人。”
1927年,佟麟阁曾任甘肃省陇南镇守使,驻军天水。北伐战争中,佟麟阁和夫人彭静智女士一起,组织百姓为将士做军衣、冒险为军队运送物资,不惜一切为军队尽自己所能。他还出版《国民新报》,宣传抗日主张,组织民众武装,救护伤员,收容难民,殚精竭虑,得到军民的爱戴。
作为我国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佟麟阁是激励人民奋勇作战的一道曙光。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文/记者 张丽
佟麟阁生平大事记
1892年12月17日,生于直隶省高阳县
1912年,投入冯玉祥部队
1922年,任冯玉祥将军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团长
1924年,任国民军第一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二十一旅旅长
1925年7月,任西北军第十一师师长
1926年,参与南口大战,同奉军激烈战斗;9月,随冯玉祥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
1927年,任甘肃陇南镇守使兼代理甘肃督办;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一军军长
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五军军长;北伐战争后任宋哲元领导的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
1933年,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被冯玉祥任命为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8月下野
1936年,重新出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教导团团长,驻扎南苑(位于今北京市丰台区)
1937年,守备南苑同侵华日军作战,7月28日战死沙场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