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二战时毛岸英曾在苏联请战 收到斯大林送的手枪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法制晚报讯(本报特派莫斯科记者 张秀晨) 70年来,有一批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常常以“伊万诺沃人”,或“国际儿童院人”被统一称呼。这其中就包括刘少奇女儿刘爱琴、朱德女儿朱敏以及李富春女儿李特特。

  二战时期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长大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不过,在接受法晚记者专访时,他们对儿童院的回忆却依然清晰。从这里出去挖战壕,去不远处的医院护理伤员以及一起种蔬菜的画面在几位老人的描述中,几乎是相同的。

  明日俄罗斯将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法晚特派莫斯科记者特地前往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揭开尘封的记忆。虽然时隔数十年,无论是儿童院的办公室,还是其博物馆,都珍藏着大量与这些中国人有关的影像资料。

  “我们最近在排演一部话剧,儿童院的孩子们将扮演当年的毛岸英以及朱敏。他们将通过这样的演出,试着加深对这场战争的了解。”儿童院话剧老师斯维特兰娜说。

  莫斯科当地时间7日,当地举行了胜利日阅兵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当天,乘坐火车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路程,法晚记者来到了这个位于莫斯科东北方向287公里处的伊万诺沃市。

  一大清早抵达,四下里的寂静也让这个小城显得格外冷清。不远处几个老妇人在公交车站等车,偶尔几辆陈旧的公交驶过,仿佛来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略有不同的是,路旁早餐店里的饭桌都没有椅子,所有的客人只能站着吃饭。5卢布一次的洗手间里,也并没有马桶圈。

  与记者一同前往的俄罗斯留学生说,俄罗斯很多地方,人们长久以来都习惯了“扎马步”式的如厕方式。

  火车站前的这个早餐店门口,几辆老式“拉达”出租车停靠在那里。司机招呼记者上车,并直言不用打表,步行大概40分钟的路,150卢布(折合人民币约18.5元)可以送到儿童院门口。

  路上这个司机说,时至今日,伊万诺沃人的收入水平还是差距很大,不过平均下来也只有15000卢布,折合人民币约1850元。

  大约10分钟,出租车便到达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院里橘红色和白色的楼房有三四层高,每栋前面都是大片的绿地。而当记者在走廊穿行,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跟老师或在绿地旁,或在水池边做着游戏。

  儿童院现任院长加琳娜告诉记者,现在儿童院里共有11栋楼,330个孩子,他们大多来自俄罗斯,也有从叙利亚和其他战乱的地方来的。其中一些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了人世,有的则是兄弟姐妹一起来到这儿的。

  加琳娜介绍,目前儿童院11个年级的课程都有,孩子们一方面不用担心自己受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也不至于因为此前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孤独。

  记者在儿童院二楼的一个走廊两侧看到,展板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一名叫纳斯嘉的13岁小朋友画了两个穿着70年前战士服装的年轻人。教画画和话剧的老师斯维特兰娜最后把它拿来贴在了展板唯一的空白处。她说,孩子们画下这些,是为了纪念那些从儿童院毕业离开,也曾参加战争的前辈。

  排练话剧

  毛岸英请战经历 成话剧脚本

  一本因被人反复翻而边角多有破损的书和一个泛黄的花名册,在儿童院两位老师眼中都被视为“珍宝”。

  斯维特兰娜拿出这本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时出版的《未来之路》解释说:“现在这个书之所以成了这样,就是因为我在上课的时候会拿其中的人物经历做脚本,让孩子们排演话剧。”她随即翻开有毛岸英和朱敏照片的几页说:“你们知道吧,当年毛岸英在战争来临时曾英勇地请战,后来还被送去军事中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他甚至收到了斯大林送给他的手枪。”

  斯维特兰娜称,她会让孩子们表演关于毛岸英和朱敏桥段的话剧。尽管那段卫国战争期间的故事并不欢乐,但是在战争中受的苦以及结下的友谊,如今让孩子们再通过这种方式去体会,有着独特的意义。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过去并防止法西斯复燃,不要忘记战争的危害。”斯维特兰娜告诉记者。

  如今这些儿童院里的孩子们,对这些中国前辈都已十分熟悉。因为排演话剧前,这些日积月累的阅读资料反复被记忆。

    中国印记   入学花名册至今保存  清晰标明家庭情况

    这些中国老兵的故事在儿童院被以各种形式珍藏,包括书籍、杂志、电影、档案和老物件。

    儿童院博物馆馆长库兹涅佐娃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6年,听说中国记者前来采访,她兴冲冲地取出当年记载了毛岸英、毛岸青入学的花名册。泛黄的花名册上偏靠后的一页中的第四行,清晰地写着毛岸英和他的出生日期,以及来到儿童院的时间,父亲为毛泽东。

    库兹涅佐娃说,一直以来在儿童院流传的故事都说,当时谢廖沙(毛岸英俄语名字)很不一样,他相当刻苦勤奋,而且心智成熟得也早。库兹涅佐娃清晰记得,那会儿毛岸英就开始读哲学方面的书了,说着她竖起了大拇指,眉毛也随之挑高。

    当然,那会儿的趣事也不少。库兹涅佐娃带记者来到儿童院的博物馆。对着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黄色皮的枕头。“这是毛岸英用过的枕头,”她把手伸到里面说,“那会儿要求晚上定点睡觉,但是毛岸英也很聪明,他会把耳机一头插着广播,再用枕头埋住线,另一头压在耳朵下,好可以多听一会儿。”

    重温旧事   刘爱琴儿时玩具小熊  珍藏于院内博物馆

    库兹涅佐娃给记者找出来厚厚的一沓信封,“这些很少拿出来,这是所有中国孩子的资料卡,信封上写着来去年月日,里面很多都装着几张历史照片。”而记者发现其中一个信封上面写着:朱敏(赤英),生于1926年4月4日,并介绍了其第一次和第二次到儿童院的日期以及1949年8月30日最终离开。

    信封里是两张朱敏的老照片。记者注意到,在博物馆里大约有三张朱敏的照片贴在了展板上。其中,朱敏和捷克朋友的合影让人印象深刻。

    刘爱琴跟同时期进来的孩子们可能玩儿过的玩具小熊,现在也珍藏在博物馆。这只棕色小熊摆在毛岸英的枕头旁展览。库兹涅佐娃拿起桌子上的布娃娃告诉记者,这是孩子们的作品。而这个由一个长者怀抱三人的布娃娃其实花了不少心思——中间和右边的小孩分别代表欧洲和非洲,而最左边的孩子就代表中国。

    库兹涅佐娃向记者展示了一组老照片,在精心排版在相册卡纸上,刘少奇儿子刘允斌以及《国际歌》编译者肖维佳老人儿时的生活照,都贴得仔仔细细。她将这些收藏至今并视为“价值连城的宝贝”。

    特殊情结   儿童院孩子学中文 黑板上写下“谢谢”

    时至午休,孩子们在主楼大厅的90面国旗里,从第二排正中间找到了中国国旗。库兹涅佐娃把它放到最前方第一排,与唯一的俄罗斯国旗并列摆放,并让三个孩子拿起照了张相。跑开时,孩子们还跑向记者,用中文说了句“你好”。

    而在一年级的教室,库兹涅佐娃在黑板上写下中文“谢谢”的俄语发音,全班20个左右的孩子一起学习。

    这里的老师至今记得,1998年,最后四名中国学生从这里毕业了。库兹涅佐娃告诉记者,如今儿童院不仅仅有众多书本供孩子们学习,这里还专门设置了汉语课,还有两名汉语教师,还会与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交换项目。

    70年过去了,中国的记忆依然在这里完好保存。用加琳娜的话说,这里的为师者在张开双臂拥抱所有来的人,同时也珍藏所有孩子在这里留下的人生足迹。文/本报特派莫斯科记者 张秀晨

    本版摄/特派莫斯科记者 张秀晨 吴海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