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在京牺牲最高级别八路军干部:文武双全的"小白龙"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整理白乙化雕像前的鲜花 摄/法制晚报记者 蒋桂佳

  法制晚报讯(记者 蒋桂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京华大地上活跃着无数仁人志士,在抗日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法制晚报》今起推出“京华英雄”系列报道。

  密云县城西北方向约30公里处的石城镇,眼下正是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象。但在70多年前,这里经受了腥风血雨。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团长白乙化,在这里牺牲时年仅30岁。他也是抗日时期在北京地区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八路军干部。

  身高一米九、文武双全、统帅“知识分子团”,直到今天,当地的老人仍记得在密云大地上飞腾的这条“小白龙”。

  探访 纪念馆形似“红军帽”

  在石城镇河北村一片幽静的树林中,白乙化纪念馆就建在这里。他的墓地方圆3亩,西邻烈士牺牲地降蓬山,南邻白河。远远望去,纪念馆的外形就像一顶“红军帽”。

  纪念馆左前方的中式牌楼上方,有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亲笔写的“白乙化烈士千古”题词。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就矗立在山顶,5米见方的碑座由花岗岩条石砌成,上有汉白玉围栏。纪念馆大堂2米多高的白乙化青铜像一身戎装、双眼坚定有力。

  回忆 杨子荣式的“明星”人物

  白乙化并非像样板戏中的人物一样“高大全”,他更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在部队中是一个“明星级”的人物。在后人的回忆中,他也会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与副手互夸对方更帅。

  一米九的大个子,却并不给人压迫感。他是团长,也会跟战友一起做游戏,输了的结果就是他要上台来一段“二人转”,博得满堂彩。

  懂英语、会写诗的谦谦儒将

  “他看起来是一个草莽英雄,却又是一个谦谦儒将。”密云县档案局原局长林振洪对白乙化敬佩有加。他不仅是神枪手,还擅长写诗,精通英语,喜欢篆刻、京剧、足球、篮球等。

  在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中,他穿着京北农民最常见的汗衫,留着一脸的络腮胡子,戴着草帽,敞着怀,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实际上,面对日伪军的围剿,他的部队处境极为困难,常要吃野菜、树根。

  抗日 战场上打头阵的“小白龙”

  1939年,28岁的白乙化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正在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老革命”。

  白乙化非密云人,他是辽宁省辽阳人。在中学读书期间,他就曾带领同学“抵制日货”,参加“不买洋货要买国货”的爱国宣传活动。1929年白乙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只身返回辽阳,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任司令,号称“平东洋”。白乙化乳名“小龙”,“小白龙”的绰号不胫而走。

  抗日部队战斗在长城内外。“小白龙”与日寇周旋,组建抗日武装,立下赫赫战功。

  率“知识分子团”灭日军“常胜部队”

  密云县党史办主任郭生河介绍,白乙化率领的十团是抗日武装中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团”。老十团光大学生就有72名,连以上干部都是大、中学生,这些骨干力量都是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中央指示下隐蔽起来的精英力量,这在八路军所有的部队中绝无仅有。白乙化确实有过人之处。

  1940年8月下旬,为配合“百团大战”,白乙化率十团指战员出击平古铁路,炸毁敌陈庄铁路大桥,焚烧火车站。历经56次大小战斗,共毙伤俘敌4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9月,白乙化率十团一营转到外线作战,经37次战斗,毙伤俘敌600余人,同时新开辟了长城外一大片地区。

  12月15日,白乙化率十团一营在冯家峪一带伏击日军撤退之敌,一举消灭号称“常胜部队”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击毙哲田中队长以下90余人,使丰滦密联合县由初建时的4个区迅速扩展到8个区。

  牺牲 密云老乡卸门板抬英雄

  1941年2月4日,伪滦平县警务科长关直雄(日本人)指挥道田讨伐队170多人向老十团进犯,白乙化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以身殉国。

  79岁的郭俊丰老先生的父亲在白乙化牺牲后,曾经亲手将白乙化抬下山。郭俊丰无数次听父亲讲起将星陨落的故事。白乙化驻扎在两公里外的四合堂村。当天早上,八路军刚刚埋灶做饭,突然哨兵发来警报,日本鬼子进村了,老十团迅速向山上撤退,占领制高点。

  敌人疯狂向上攻击,最近的时候距离八路军只有几步路。八路军来不及用枪,就用手榴弹轰击敌人。山上冒起一团团烟雾,鬼子果然吓得不敢上来,但是敌人又占领了几百米外的一个烽火台,双方在山上激战。

  下午三四点钟时,白乙化试图尽早结束战斗,跃上山顶的一块大青石,向副手王亢下达命令:“王亢,冲锋啊!”喊声未落,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白乙化牺牲了,郭俊丰的父亲和几个叔叔卸下门板,将白乙化的遗体送下山。

  “门板太短了,白乙化膝盖以下全耷拉下来。”郭俊丰听父亲说,村里老百姓将白乙化遗体抬下山。民间有不让黄土埋脸的习俗,又来不及造棺材,就将三块门板搭成一个三角形棺材,将他草草安葬在一个土坑里。

  1944年5月,在丰、滦、密联合县政府主持下,在白乙化的牺牲地立了纪念碑,正面刻着“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白乙化是抗日时期八路军在北京地区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干部。文/记者 蒋桂佳

  人物档案

  白乙化(1911—1941),辽宁辽阳人,满族。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向母校中国大学申请投笔从戎。1935年返北平上学,参加“一二·九”运动。1939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团长。1941年在密云牺牲,年仅30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