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张华曾总摄朝政 贾南风躲深宫男欢女爱
张华的塑像。 资料图片
看以往期数可扫二维码。
西晋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享太平,因为带着国家披荆斩棘的领路人是一个能臣,就是张华。贾南风疑心病极重,但对张华信任有加,放心撂挑子。自己躲进深宫之内,男欢女爱,享受稳稳的幸福。
张华写赋才名大显
张华,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据说是张良的后人,和唐代张九龄是同一族。小时候非常穷,靠帮助别人牧羊维持生活。但是他勤奋好学,无书不读,注意修身养性,一举一动都符合礼度。他虽然生活艰难,却帮助更加困难的人。对人宽厚,常常见义勇为。
他的成名作是《鹪鹩((jiāo liáo)赋》。文章大意是:鹪鹩是一只小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和归雁、苍鹰、鹦鹉等相比,自愧不如。但那些鸟因为有价值,结果栖上枝头成了猎人的目标,反而失去自由或者生命。不如鹪鹩,逍遥于天地之间,生活怡然自得。张华以鹪鹩比作自己:家中穷困,不受赏识,但性情淡泊,安贫乐道。类似于诸葛亮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但文章又隐含了另一层深意,因为鹪鹩长得和小的雕非常像。张华暗指自己看似鹪鹩,其实是雕。将来必定化为大雕,展翅万里,搏击风云。
名士阮籍在看到这篇赋后,感叹:这个人是王佐之才啊!
张华的声名从此显著。他一个同乡叫刘放,听说了他的才名。刘放是魏明帝曹叡的宠臣,曹叡临死前,与几个人密商是否任命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其中就有刘放。后任骠骑将军(类似于现在的大将)、领中书监(实权已等同宰相)。
刘放主动把女儿嫁给了他,而张华还是一个底层的种田农民。
从此,他平步青云。
武帝对他从信任到疏远
司马炎称帝后,拜张华为黄门侍郎(皇帝的近臣,可传达诏令),封爵关内侯。
他的头脑就是一个巨大的硬盘,古往今来的事都装在里面,要查什么内容,按一下搜索键就可以了。晋武帝仰慕汉代,询问汉朝宫室制度,以及宫内千门万户的情况。张华应对如流,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旁听的人都傻了,忘了疲倦。如果让他来参加如今的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估计能夺冠。
数年后,被拜为中书令(帮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加官散骑常侍(皇帝侍从),一直是武帝的宠臣。
他是伐吴的坚定支持者,279年,也就是吴亡的前一年,杜预捧上请求伐吴的奏折,到了宫中,武帝正和张华下棋。杜预陈述利害,而晋武帝却专心下棋,不做定论。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滥杀贤人。现在去讨伐,正是时机,希望陛下不要再犹豫。
武帝这才下定决心。等到伐吴时,张华是总后方,负责策划、运输粮草,和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开始进展不大,贾充乘机上表,说都是张华的罪,请腰斩张华。武帝说:伐吴是朕的主意,他只是和朕的意见相同罢了。
但他是个正直的读书人,为了理想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站错队。他不赞同立太子司马衷,说百年之后,应当让齐王司马攸继位,大大触动了武帝的底线。龙颜大怒,把他外放到幽州(今河北等一带),都督幽州诸军事。在他的治理下,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少数民族甘心臣服。
武帝也想召张华回京,任宰相之职。但武帝另一宠臣冯紞谗言诋毁,手段极高,杀人于无形。
冯紞和武帝聊天时,突然冒出一句:当年钟会(灭蜀名将)为什么谋反,责任在太祖司马昭身上。
司马炎吃了一惊,脸沉下来:那你说说看。
冯紞说:钟会的才智很有限,但太祖太信任他了,授以大权,所以他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如果太祖能早点约束他,叛乱的事就不会发生。
武帝沉默不语。冯紞就是把张华比作钟会。
多年以后,武帝才征召张华为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但他运气很不好,因为太庙屋梁折,又被免官。从此,张华一直郁郁不得志。
到贾后时得到重用
等到惠帝继位,张华任太子少傅。贾谧劝贾后说:张华出身庶族,没有结党营私,儒雅又有谋略,既是众望所归,又不会威逼皇室,不如让他总摄朝政。
贾南风一听,有道理啊,张华肯定不会和自己夺权。哪像司马氏个个狼子野心,于是放心地把国家交给了他。
对于张华来说,已经60多岁了,一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残,对他却是信任和敬重。除了感激涕零外还能有什么呢?士为知己者死,于是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天下安定。
张华也希望贾后能改邪归正,还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当然被贾后扔到废纸堆里了。
扬子晚报记者 杨民仆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