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苏轼做官:防洪筑堤 赈济灾民 创办医院 开发煤田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于是,人们常常忽视了,恰恰做官是他的主业。他25岁进入官场,最高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最低时,调任琼州别驾移廉州安置,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他的父亲为他取名“轼”,是企望他像“轼”——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即巧为观瞻,确保安稳,处世圆通。然而,苏东坡做不了这样的人。他太有棱角,是非分明,一生仕途多舛,屡遭贬逐,但最为难得的是,无论担任的职务是高是低,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勤政廉政,努力做于国于民都有利益的事情。

  壹

  直人苏轼:说真话说实话不怕吃亏

  苏轼从政为官40年,曾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生涯,但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坚持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他的一生都坚持说真话。

  苏轼刚做官时,朝廷为了庆祝宋军在北方边疆取得的胜利,宋仁宗下令,宫中要多悬红灯。宫中红灯不够,负责去民间买灯的官吏们强行要求老百姓减价卖灯,弄得京城内外怨声载道。苏轼了解后,在朝堂上当面批评仁宗,说:“战争胜利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庆祝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果像现在这种搞法,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失去民心。”仁宗仔细想过后,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下令禁止低价从民间购买红灯,在小范围内搞个庆祝就行了。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就向神宗表示反对让王安石主持大政,认为:“王安石就像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等人一样,是急功近利之人,他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拿国家大事进行赌博。”希望皇帝能注重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保持固定的政治体系。但是,神宗坚持任用王安石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进行全面改革。王安石变法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批官员反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由神宗皇帝支持的改革派占了上风,司马光等守旧派被贬出京城。苏轼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中又有恶吏因缘为奸,因而利民之法变成扰民。这会儿又看到王安石等利用手中的权排挤反对者,提出言辞激烈的批评,为此也被外贬。宋神宗死,司马光等重揽大权,于是废止新法,要将免役法重新改为差役。而苏轼深知,差役“法久多弊”,百姓因差役而多破产。已回朝任中书舍人的他,又站起来坚决反对,力主“免役不可改,差役不可复”。于是,守旧派又把他贬逐出朝。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可以说苏轼具有这样的精神。

  贰

  干员苏轼:苦干+创新为民谋利

  苏轼一生虽然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却始终常怀爱民之心,常谋利民之事。即使是在被贬后,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引洪入黄;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创办医院,赈济灾民;在密州,他捕蝗抗灾,常山祈雨,收养弃儿,检敛饿殍;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他在杭州和徐州的作为最为典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和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轼先后两次来杭,分任杭州通判(相当于知州副职)和知州。杭州气候湿润,河流密布,由于贫困和医药匮乏,瘟疫频发。1090年春季,就突发一次疫情,适逢苏东坡任知州,他吩咐多做稠粥和药剂,并筹集公款白银2000两,又将自己50两黄金捐出,设立病坊,派出官员和医生为患者看病。这所名为安乐坊的免费医院,明显带有民助性质,是领先时代的创新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引起朝廷的极大关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不久,安乐坊也被朝廷改赐名安济,遂为官办。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州后仅三个月,就遇到了一场巨大的水患——黄河决堤,洪水在一月内就先后淹了45个县,毁坏粮田农舍无数。洪水到达徐州城,因被南面的大山挡住,水位迅速升高,水面已高于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徐州城危在旦夕!苏轼遇险不乱,除安排官吏衙役想法堵好城门外,又亲自踏着泥泞小路到武卫营动员士兵。他对卒长说:“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听后也感动地对部下讲:“太守犹不避塗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士兵们义不容辞上城墙护守。而苏轼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吃住都在城墙上的小棚内,不分昼夜指挥加高加厚城墙的工程,将不断上涨的洪水挡在了城外。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围城45天的洪水终于回归黄河故道,徐州城保住了!但苏轼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及时拟好奏章上报朝廷,请求拨款修建防洪外墙。次年二月,皇帝不仅下旨表彰他抗洪保城的大功劳,还拨款3万贯、1800担粮食和7200名民工,批准在城东南修建防洪外墙。

  苏轼在徐州除了捍水抗旱、劝农耕桑等成就外,还首次成功地开发煤田,这更是他在徐州建树的名垂千秋的历史功绩。徐州蕴藏丰富煤炭,但历来无人知晓。苏轼到任后,派人寻矿,终于在徐州西南五十里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至今徐州享其利。

  叁

  达人苏轼:再苦的日子都能过出滋味

  苏轼一生,始终戒奢崇俭,清廉自持,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他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无论是在升官,还是遭降职贬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尤其是在降职贬官时,他也能做到随遇而安。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一度过着“向人乞米何曾得”的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东弄到一片坡地,苏轼便开荒种田,以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时间一长,苏轼就像乡间老农一样,又黑又瘦。寄情于劳作和诗词的苏轼,为这块地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苏轼因此又被后人敬称为“苏东坡”。

  在黄州,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苏轼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寄托和乐趣。他在黄州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80多篇流传千古的诗词散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这样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品格。

  绍圣四年(1097),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解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开国后的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肆

  廉洁苏轼:宁舍“得”而求“道”

  苏轼曾在京城做官。一次,他的老乡带着厚礼想求他或他的弟弟苏辙帮忙谋个官职。同乡之情不便明伤,苏轼想了想,就讲了个寓言,说是有个很穷的人,去掘伯夷的墓。心里想: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墓里一定有很多金银财宝,去掘伯夷的墓定能发个大财。未成想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又岂能如你所愿?”盗墓人就说:“那我就去挖你弟弟叔齐的墓。”伯夷接着说道:“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叔齐就更帮不上忙了!”苏轼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们兄弟都无法徇私帮您啊!老乡听后便知趣地告辞了。苏轼善用寓言既保全了老乡的面子,又巧妙地回绝了老乡的请求,一时传为佳话。

  北宋都城开封,房地产业也很发达。当时开封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员往来密集,居住问题突出,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捞取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在开封买地建房广置产业,除了自家居住之外,多余部分用来出租。《资治通鉴》披露,不少皇亲国戚兼营房产开发,连权高位重的三朝元老夏竦,也投资建造商铺,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古代的房地产开发与今日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只出租、不出售。但朝廷专属的建设机构除外,他们在修建宫殿、城墙之后,就转型为中央财政“搞创收”,由朝廷划拨给他们大片地皮,盖住宅建商铺,盖好后卖给或赁给市民。当然,寸土寸金的开封房价自然贵得出奇。

  苏轼在都城也算得上是当了多年“高官”,应该“不差钱”,却无缘在京城拥有自己的“不动产”,更甭说花园别墅的“豪宅”了。他儿子在开封结婚时,他也没钱为他购置新房,最后还是借一位好友的房子才把喜事办了。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苏轼是廉洁自律的“清官”。苏轼胞弟苏辙,也是从政多年的“官员作家”,也买不起房,有他的自嘲诗为证:“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苏轼始终坚持“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操守,对贪污非常痛恨。离任杭州时,苏轼一位挚友送来黄金5两、白银150两作为礼物。盛情难却,苏轼就将这笔礼金转赠安乐坊,用来为贫困人群治病。他曾劝以奢侈闻名、认为奢侈就是“得道”的好友蒲宗孟不要奢侈,并写信道:“闻所得甚高,然有二事相劝:一曰慈,一曰俭也。”再比如他脱俗,他做官的态度、做派、方式方法,跟别人完全不一样,他做官是有原则的。他曾为一名考生的一首诗作序道:“‘求官’的目的在于‘得’,否认这点是虚伪的,但‘得’与‘道’发生矛盾时,不要为了得到高官厚禄就放弃自己所学的道。”

  苏轼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爱戴,死后受到人民纪念,究其原因在于他为官清廉、吏治风清,在于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他怀有强国富民的宏伟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他不计荣辱得失,不顾困难压力,不作空论清谈。

  文/何俊华(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链接· 苏轼名句 总书记爱引用

  记者梳理《习近平用典》一书发现,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全书收录他引用苏轼的地方达7次。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在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句。他对苏轼的青睐可见一斑。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杨立新说,这段话是《晁错论》的首段,表达的思想是“坐观其变”而不对祸乱采取措施,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是什么?他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而他对苏轼名句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担当和判断;“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提醒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作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指向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朝令夕改”、“急于求成”、“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据《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