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员白淑湘:文革前曾被指"破坏革命样板戏"
余 玮
1958年6月,北京天桥剧场。舞乐悠扬,纯洁美丽的“白天鹅”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新中国排演的第一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在此首次公演。
1964年9月,同样是北京天桥剧场。一群穿短裤、球鞋,舞刀弄枪的女兵走上舞台,起初还是立正稍息,很快竟变成了芭蕾舞的脚势,拿着刀枪的足尖舞在这里精彩表演,引起轰动。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现场。
中国芭蕾舞坛“起飞”的第一只“白天鹅”奥杰塔,就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首个“红天鹅”吴琼花。眼前这位步履雅致、装束淡雅、谈吐优雅、举止高雅的长者,就是当年的主演白淑湘。热爱她的观众曾记下了她那雅丽、抒情、浑身上下都能“说话”的舞姿。
简单的寒暄后,我们切入了主题。“舞蹈艺术是个美的艺术,大家都爱看芭蕾舞,就是觉得它非常美,但是它背后很辛苦,要付出很多……”平平淡淡的寥寥数语,让记者对访谈有更高的期望,并在随后采访中得到印证。
三代领导人都曾观看过白淑湘的演出,对她鼓励有加。作为第一代吴琼花的芭蕾舞剧扮演者,白淑湘自称是“开拓、奠基、铺路”的一代。很多人好奇《红色娘子军》当年是如何摒弃娴雅婉约的贵族气、让绑着腿的芭蕾女演员造就世界芭蕾史上独特的“战争美学”,也很少人会想到这位新中国第一代舞蹈明星曾在特殊岁月被迫离开心爱的舞台……
洋气的“白天鹅”变身为红色的“吴琼花”
早年,白淑湘是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的小主角。13岁那年,还荣幸地参加了贺龙率领的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次年底,新中国的第一个专业舞蹈家的摇篮——北京舞蹈学校诞生,白淑湘被招收到这个中国舞蹈界的第一所学府,从此与芭蕾舞结缘,并是世界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版的首位主演。于是,她有了中国芭蕾舞坛“起飞”的第一只“白天鹅”之称。
随后,白淑湘相继主演过《吉赛尔》、《泪泉》。1961年,白淑湘首次赴缅甸访问演出,观众将此次演出誉为“亚洲人的骄傲”,认为中国芭蕾“已接近世界水平”。白淑湘在艺术上渐入佳境,创作的空间越来越广。
1963年秋,周恩来总理观看了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随后,周恩来对著名舞蹈编导蒋祖慧建议,中国芭蕾界可以边学习西方古典芭蕾,边创作中国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从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建校开始,你们搞芭蕾差不多10年时间了吧,已经演了好多欧洲的古典剧目,都是排别人的节目。你们能不能自己搞些创作呢?可以搞点革命化、大众化的作品,不宜老是跳王子、仙女。”
这年12月,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召集舞蹈界知名人士座谈,讨论编演芭蕾舞现代戏问题。芭蕾舞团团长李承祥在会上建议改编当时已经深入人心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并获得通过。
1964年2月,由编导、演员和舞美设计共10人组成芭蕾舞剧组主要人员赴海南岛深入生活。白淑湘还记得,剧组路过广州时,专门拜访了电影剧本原作者梁信,梁信得知自己的作品即将被改编成芭蕾舞剧时,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主动写了一个舞剧的大纲供剧组参考。
“拜访了梁信,转而去了海南。先到湛江,然后坐船到海口,轮船颠簸,一路上吐得昏天暗地。”20世纪60年代的海南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岛,路很不平。白淑湘一行坐了一辆中型吉普车,一路走一路颠簸,“颠得太厉害了”!
到达海南,白淑湘等剧组人员第一次看到英雄树、椰子树、榕树和秀丽多姿的万泉河,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红色娘子军的生活环境。此外,还参观了当年开万人大会的广场,访问了经常掩护红军的革命老妈妈。在琼海县,剧组一行人见到了当年的“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等,听她们讲述当时海南妇女所过的悲惨生活,并收集关于当年“娘子军”的种种故事和人物原型的命运经历。在阶级教育展览会上,还亲眼看到了恶霸地主解放前家中的豪华陈设以及残害群众所用的刑具:木枷、铁镣、钢针等。
《红色娘子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排练完毕。可是在试演时,一位领导认为:“气质不够。满台‘娘子’不见‘军’,手中拿着‘烧火棍’!”提出只有娘子气、军人的气质却不浓。作为吴琼花的饰演者白淑湘心想,芭蕾舞从来都是表现王子、公主的,现在要求表现女奴、革命军人,这个跨度太大,沿用软绵绵的动作怎么演得出这种新形象?于是,剧组决定让所有演员到部队去锻炼。
进入部队驻地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立正、稍息、齐步走,射击、刺杀、投弹、急行军……负责教练的班长十分严格,一丝不苟,一定要演员们反复练习达到要求。期间,白淑湘认真观察军人的典型动作,并运用到自己的舞蹈动作中,反复实践。 通过下连当兵,演员们锤炼了思想、受到了教育,培养了战士的气质和战斗作风,回到北京再进入排练场,思想面貌大变样,更加领会到“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的深刻意义。
要“破天荒”将西方芭蕾技巧与中国革命历史背景相互融合,并非易事。“原先,我们生怕不像芭蕾舞,所以动作脱不开传统的程式。我们去了部队,和战士们在一起,体验革命军人的感觉。跟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回来后感觉果然大不相同。在舞蹈动作上也进行了创新。比如,吴琼花与狗腿子老四对打的一节,按旧式的双人舞设计,两人扶来扶去,哪里像是压迫者和反抗者的关系?改过之后,我们借鉴了中国戏剧和武术的程式,加强了对抗性动作。”
白淑湘说,自己从演公主小姐到表现女革命者形象,心里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把女兵变成了舞蹈演员。大家一看,短裤,但它不是时尚,在部队就是这样,而且是在海南岛,一个热带的地方。一堆女兵穿短裤、穿球鞋,形象非常漂亮。出来的时候还可以立正稍息,一挺起来,芭蕾舞的脚势,太有意思了。”
电影《红色娘子军》也是白淑湘取经的主要对象。电影里,吴琼花被南霸天关押在水牢里,演员祝希娟要在水中拍摄这一幕,而对于芭蕾舞台上的“吴琼花”白淑湘来说,这种情绪更要靠自己去体会。吴琼花从牢里逃出的场景,是芭蕾舞剧的第一幕。“这个跑步的动作,看起来是要中国式的、要有芭蕾的味道,有琼花的味道。”白淑湘回忆道:“对于我来说,琼花是活生生的人,琼花一跑出来,我的情绪也跟着出来了。”
经过一段时期采风和锻炼及练习,白淑湘在舞蹈中的表现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让人看到的是优美的足尖舞和军人阳刚之气的完美结合,白淑湘将中国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与西方芭蕾的风格完美地融为一体,成功地塑造出“苦大仇深、性格顽强、泼辣勇敢”的吴琼花形象。
1964年9月26日,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周恩来观看演出后走上台,对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给予了肯定:“我的思想比你们保守啦。我原来想芭蕾舞要表现中国的现代生活恐怕有困难,需要过渡一下,先演个外国革命题材的剧目。没想到你们的演出这样成功!”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天桥剧场演了三天,紧接着就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10月6日夜里,剧组接到来自中央的紧急电话,让他们连夜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准备10月8日演出。直到大幕拉开,白淑湘等才知道这一次台下的观众是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白淑湘记忆犹新:“演出后毛主席还上台与我们合影,大家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接见我们时说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芭蕾为何物的时候,《红色娘子军》为世界芭蕾带来了一次革命。芭蕾中的主角,第一次由仙女变成了战士,芭蕾舞演员第一次在舞蹈中举起钢刀钢枪,表现得英姿飒爽,在西方有几百年历史的足尖舞就这样被大胆地颠覆了。同时,《红色娘子军》自诞生起,就成为了中国民族芭蕾史上最成熟的现代作品。
《红色娘子军》的出现,使中国芭蕾从此被习惯性地称为“红天鹅”。白淑湘就成了“红天鹅”的符号性演员。“红芭蕾”《红色娘子军》火了后,芭蕾舞团成为各地舞剧团学习的基地,蕾舞团一时间也被改名为“工农兵芭蕾舞团”,成立流动演出队,下乡、下工厂,为工农兵演出。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