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孔子其实是个作曲家 在他倡议下文人弹琴才成风气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昨天下午,孔子第71代后裔、南大文学博士、北师大艺术学博士后孔昭巍在南京熙南里的熹园茶空间内,为来自琅琊路小学科睿分校的14名老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讲座,主题是“让传统走进心灵”。

  江南时报记者 程岚岚/文 秦怀珠/摄

  姓氏体现了血脉传承和地域

  为了让风尘仆仆赶来听国学讲座的老师们能迅速沉淀心灵,用心来感受传统的国学文化,从而在以后自身施教的过程中,能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亲近国学,走进国学。在讲座真正开始前,一阵低沉、悠扬的古琴声率先轻轻扬起,同时,由几十个小蜡烛组成的“儒”字火光也开始随着音乐闪烁起来,空气中弥漫着茶的清香,原先浮躁的心灵立刻安静了下来。一篇漫步于孔庙的散文,把老师们的心灵带到了曲阜、带进了孔庙……

  原来,我们平常所说的“寻根问祖”,不仅仅是指家族,而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血脉相承。“孔家延续了千年,至今辈分不乱,我们一看名字,就知道他是孔家的哪一代子孙。”孔昭巍说,这就是姓氏的真正魅力所在。“姓,是血脉的传承,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姓让我们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氏,则重地域。”

  琴乐寄寓了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孔昭巍介绍,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自古就有“伏羲制琴”、”神农制琴”、“舜作五弦琴”的传说。“琴,最早见之于典籍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当时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经流行。

  “很多人不知道,孔子其实也是个作曲家。”孔昭巍说,在孔子的提倡下,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生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嵇康面临死亡,还操琴一曲《广陵散》,这些典故千古传颂。

  孔昭巍,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第71代后裔,先后获得南大文学博士、北师大艺术学博士后学位。幼蒙家训,临池日课,浸润国学。21世纪初,师从萧平,学习书画及艺术鉴定。跟李山、言恭达、常国武、施雨等书画艺术家进行研学。书法碑帖兼容,通四体,尤工行草。作品以儒释道为精神内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画涉竹、兰,以君子自修。作品曾被美国、台湾等地收藏。并涉及书画理论研究与书画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