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谈张骞通西域:张骞还受汉武帝之托去求仙
带着100多个随从踏上西去的征途,两次被匈奴所俘,13年后终于回到故乡,当年百余人的队伍,仅剩下2人……两千多年前,张骞用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流芳千古的传奇。他为什么出使西域,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频频被侵扰 汉武帝想联合别人“收拾”匈奴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他即位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频频来扰。匈奴人是骑马射箭的能手,特别擅长“游击战”。西汉初期,统治者忙着巩固国内政权,再加上恢复遭秦末战争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没工夫搭理匈奴的威胁,一直采取“和亲、输币”的政策,但匈奴收了“保护费”依然频频侵扰捣乱,如此不给“面子”,令汉武帝很气愤。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彻底消除匈奴的侵扰,汉武帝打算联合西域与匈奴有世仇的弱小国家,一起“收拾”匈奴,首先选定的就是大月氏这个“小伙伴”。
大月氏本在祁连山,被匈奴打败后抱恨西迁。匈奴单于拿大月氏王的脑袋做酒器,想想这仇恨该是不共戴天了吧,于是汉武帝就想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琢磨着得派些人去送“橄榄枝”。
当时大月氏迁到了哪里,西域有多少国家,这些情况都了解不到,而到西域去必须经过匈奴领地,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汉武帝下诏公开招募使节。那时张骞任皇帝侍从,虽然职位不高,但能亲近皇帝。他主动请缨,担起重任。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去十几年后才回来。
研究者认为 张骞还受汉武帝之托去求仙
联络盟友,共同打击匈奴是张骞出使的直接目的,无疑也有汉武帝扩疆拓土的政治用意,这些已成为定论。此外,研究者还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动机提出了其他观点,认为他还受了汉武帝之托去求仙。
为啥这样说?研究者认为有三方面可以佐证。
首先汉武帝出生在一个神仙信仰弥漫的环境中,这种社会氛围造成了他一生热衷求仙。
其次,虽然汉武帝好儒,但也深受黄老学说的影响,尤其是黄老学说神奇的一面。史书记载,汉武帝登基后尤其重视对鬼神的祭祀,对祥瑞、符验、占卜也一直感兴趣。除东海求仙外,汉武帝还将求仙的领域扩展到山上——封禅泰山。
第三,昆仑山神仙信仰在战国之际就深入人心,昆仑山被认为是神仙的最终归宿,而当时人们对昆仑山的情况知之甚少,所有认识均来自于《庄子》、《山海经》等书的零星记载。
基于上面3个原因,研究者认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但在“朕即国家”的专制统治下,除政治、军事目的之外,汉武帝的求仙思想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之一。
西域之旅不顺利 刚出玉门关就被俘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了100多个随从,踏上了西行寻找大月氏的征途。在这场凶险的自由行中,“男二号”非甘父莫属,甘父是一个胡人,以前是个贵族家的奴仆,后来被释放加入汉军,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助手和向导。
张骞刚出玉门关就被匈奴俘虏,在匈奴放马牧羊。为了让张骞断了出使的念想、完全归顺,匈奴单于将一位匈奴女子嫁给他,还有了孩子。然而“老婆孩子热炕头”并非张骞的终极追求,他没有忘记自己的重任,终于在被俘后的第11个年头,带领随行人员逃出匈奴。
遇贵人终达大月氏 怎奈人家“好了伤疤忘了疼”
逃出匈奴后,张骞一行先到达了大宛国。大宛王算得上是张骞的贵人了,不但答应送张骞一行前往大月氏,还给他配备了向导和翻译。
不过,在历经艰辛到达大月氏之后,张骞失望了。因为在被匈奴欺负之后,大月氏人迁徙到妫水流域,又征服了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大夏人,已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好了伤疤忘了疼”,大月氏已经不想攻打匈奴了,也无意与汉帝国结盟。
在月氏国逗留了一年多后,张骞决定返回阔别十多年的祖国,结果再次困于匈奴。幸亏当时还没有“在逃人员信息库”,匈奴人不知道这就是当时逃跑的张骞,要不肯定得严加看管。一年多后,匈奴的军臣单于死了,张骞趁乱与妻子、甘父逃走。这时距他离开大汉已有13年,当初百余人的使队仅有张骞和甘父两人回国,当张骞将几乎掉光了牦毛的节杖交还给汉武帝时,满腹辛酸泪。
张骞此行虽然没能达成与大月氏结盟抗击匈奴的军事目的,但大大拓展了汉人的地理视野,为西汉经营西域提供了翔实的地理资料,而且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友好往来的历史,为研究中西交通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留存了翔实的珍贵文献史料。张骞也是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与世长辞归葬家乡 精神之美流传至今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不仅带回了乌孙使团,还带回了宝马良驹。
公元前114年,张骞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归葬家乡。张骞墓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1938年,西北联大对张骞墓墓道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刻有汉隶“博望造铭”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汉五铢钱等文物,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该墓的真实性。
今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陕西段7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记住了这位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先驱。张骞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因而被后世敬重传颂。
华商报记者郭晓蓉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