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致和赶考名落孙山 创业发现做豆腐秘诀
“全聚德”牌匾
户力平
高考结束,暑期来临,那些“金榜题名”的考生自然欢欣地放松一下,而那些落榜者也不必落寞,因为孔老夫子也没有大学文凭,苏格拉底靠自学成为有学问的人,梁漱溟只是初中毕业就当了大学教授,比尔·盖茨则没有上完大学就去创业。这样说来,“落第不失志”是很有道理的,落榜后仍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已经被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经历和成就所验证。就从古都北京商业繁荣的历史上看,众多的老字号中不都是“学院派”出身,至少有三家老字号是由“落榜者”创办的,这就是著名的“王致和”“全聚德”和“一得阁”。
最典型的例子是王致和。
他是安徽仙源县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未登龙门,名落孙山。但是,他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或是抑郁寡欢,或是破罐破摔,而是另谋蹊径,就地创业。他不嫌弃父亲做小买卖,更没有看不起豆腐坊的小生意,开始放下古书,端起坛罐,做了父亲的徒弟,打小工。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竟然意外地发现了做豆腐的秘诀,于是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假如,他像后来鲁迅描写的孔乙己一样,硬是走科举考试这个独木桥,那么也许他永无出头之日。人家都说:多了一个不会念书的,就耽误了一个放猪的。说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赋和使命在人间,只是你自己要善于发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像王致和一样。后来的王致和成了老北京商业领域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开创了属于他自己和他家族的老字号。其实,在人生的路途上,“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不是虚话,也不是安慰话,而是有无数例证的大实话。
全聚德的创办人杨寿山是河北冀县杨家寨人,祖上几辈都是以种田为生。杨寿山从小聪明伶俐,父母便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功名。清道光年间杨寿山曾两次参加乡试,但两次都名落孙山。清咸丰初年(1851年),家乡闹灾荒,家中贫困无法生活,杨寿山放弃学业来到北京谋生。最初受雇于人,以放鸭为生,后来凑了点钱做起小买卖。干了几年卖鸡鸭的生意,买卖很兴旺。同治三年(1864年)他以多年积蓄买下肉市胡同一家倒闭的杂货门店,稍加修缮后,开始经营烤鸭子和烤炉肉,并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得名“全聚德”。他在清宫御膳房一位烧鸭师傅的帮助下,不断改进烤制技艺,最终制作成功了以鸭皮酥脆、外焦里嫩、肥而不腻为特色的挂炉烤鸭,俗称“北京烤鸭”。从此,全聚德门前车水马龙,生意兴隆,名扬京城。
“一得阁”的创办人谢崧岱是湖南湘乡人,清同治年间进京赶考,却不如意,第一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还是没有考中。于是他放弃仕途之路,另走谋生之道。他在参加乡试、会试时看到,凡是应试之人,都是现磨墨。有时试卷还没答完,砚台里的墨已干,还得停下笔再磨墨,因此浪费了答卷的时间。自己落榜的原因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制造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是“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他潜心研究,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然后将做出的墨汁装入小容器里出售。每逢开科场,各省举人进京应试时,他就带着墨汁到各省会馆举人的住处去推销,生意很好。同治四年(1865年),谢崧岱在琉璃厂开设了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并写了一幅对子:“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贴在门前,随后取对子的字头,遂名“一得阁”。由于一得阁的墨具有浓度高、色泽深、墨迹光亮、写后易干、适宜拓裱等特点,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行销京城,遂有“戴月轩的笔,一得阁的墨”之说。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