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史学专家谈黄巢:是游击战的鼻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荣海生看来,黄巢是一名军事家、诗人,有头脑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更是游击战的鼻祖。从2000年开始研究黄巢至今,在他眼中,黄巢就是菏泽的文化符号。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黄巢点将台,荣海生则想将其打造成古城靓点——大手笔、高起点规划规模宏大的黄巢广场。

  记者:当初因何研究黄巢?

  荣海生:自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首先要感谢孙世民先生,他不仅是我的引路人,更是我的良师益友。当初跟随孙老先生研究孙膑,记得到社科联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整理全国桂陵之战研讨会的材料,慢慢地自己不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研究大军中的一份子。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立项,确定在孙膑故里北的忆城寺遗址兴建孙膑旅游城。

  正是孙老先生的言传身教,才促使我大胆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孙膑时,认识了很多历史学家,他们皆认为菏泽文化资源丰富,齐鲁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相互交合,再加上当时孙膑旅游城已建成,继而于2000年转向研究黄巢。

  荣海生:《黄巢研究》被评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2010年,创办菏泽市曹州历史文化研究所,被世界黄巢宗亲列为研究组织。2012年2月,应世界黄氏宗亲会邀请,到柬埔寨参加世界黄氏恳亲会并做了题为《黄巢点将台与黄泛文化》的学术报告,并于2013年出版《史话黄巢》一书。

  做研究就要拿到第一手资料,不能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更不能拾人牙慧。即使是出差之际,只要有关于黄巢的足迹,总是在工作之余,逐个踏访,河南、西安、湖北、浙江、福建等地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在得知黄巢曾于河南嵖岈山屯过兵时,便专门赶到嵖岈山;从史料上看到黄巢后栖身于浙江雪窦山,也是匆忙前去。

  记者:研究黄巢有何成果,期间花费了多少精力?

  记者:您是如何评价黄巢的?

  荣海生:现在不少人一提到黄巢,就会联想到起义军杀人不眨眼,就好像我们宣传鼓动造反,不利于社会和谐。其实,翻开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为了争夺权力,君杀臣臣弑君,父杀子子弑父,屡屡见于史书,就更不用说敌对双方的作战了。黄巢之所以被史学家写成杀人吃人的恶魔,是缘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理念,黄巢于875年起义,880年底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884年大齐朝败亡,他打下了江山却没能维持住政权,自然也就成了被贬斥的对象。

  从2000年开始研究黄巢,首先他是一名军事家,从他四次诈降可以看出他是一名有头脑的农民起义军,一首《不第后赋菊》被后人传颂,可见他是一代诗人,更是游击战的鼻祖。

  记者:提起黄巢都知道他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在2001年也引起不少县区争论,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说法?

  荣海生:2000年开始研究黄巢,2001年时在曹县庄寨召开了黄巢研究会,引起了牡丹区、东明、曹县三个地方的争议,但均没有现有历史的记载,多数均是停留在“据说”、“传说”等词语。

  对于黄巢历史记载较乱且少,经过14年的研究及梳理黄巢相关资料,比较倾向于黄巢住址在牡丹区马岭岗二郎庙,紧靠王浩屯一带。

  记者:对于黄巢的兵败狼虎谷之后的去向众说纷纭,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荣海生:对于黄巢的死因有3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为黄巢于884年兵败泰山狼虎谷,《旧唐书》和《新唐书》都为黄巢立了传,两书都明确记载黄巢死于泰山脚下。黄巢对外甥林言说,你取我首级献于朝廷可求得富贵,随自杀。林言带其首级半路被唐军所杀,头颅被唐军拿至成都(当时唐王朝迁至成都),现在成都还有黄巢墓;第二种说法唐军所送头颅为假,黄巢没死,他被尚让逼迫,在泰山狼虎谷削发为僧,逃至洛阳做了和尚,当时已做了河南尹的张全义在南禅寺寺庙认出黄巢;第三种说法为黄巢栖身于浙江雪窦山。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说法,黄巢个性鲜明,不但志向远大,负气仗义,而且静于计谋,能屈能伸,说明他不会轻易了断自己。如果说他自杀,与他本人的性格不太相符,说林言、尚让杀了他,有可能。现存的经历次修订的民国4年修浙江宁波慈溪彭桥《黄氏宗谱》,明确记载其族人供奉黄巢为先祖,他们是黄巢长子黄文明的后代。黄巢当时兵败未死,后栖身于奉化雪窦洞。

  中国古代对先人身首异处很忌讳,如果黄巢的头被献给唐朝皇帝,黄氏后人肯定会改变说法,但他们绝对不会把黄巢编排成一个和尚。

  记者: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建立了大齐政权,但仅维持了28个月就被迫撤出都城,最后走向失败,您认为失败的原因?

  荣海生:后人在总结其失败原因时,往往归结于它的流动性(流寇主义),认为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据史料记载和黄巢的个性及其乡土的热证,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黄巢夺取政权后固守一隅,而置身于九五之尊的黄巢,文武大臣伴随,已不能象夺取政权前那样肆意流窜、轻装突袭,实际上是偏离了他擅长的流动作战的战术,陈州三百天攻坚大战,直接加剧了他的政权的灭亡;夺取政权太多迅速,特别是一些藩镇还在极力抵抗时,没有去彻底镇压而是匆忙登记,显然是条件与时机不成熟,遇到旧势力的复辟只能忙于被动应付,从而步步茧绸,丧失优势。

  黄巢在信州计杀大将张璘后,唐朝廷再也找不到能够正面抵御的将军,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黄巢并没有再派主力西追僖宗,而是全力忙于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胜利后盲目轻敌酿下苦果,失去了追穷寇的大好时机。

  记者:提起黄巢,位于菏泽西关的黄巢点将台是绕不开的话题,您是如何确定此处就是黄巢点将台?

  荣海生:当今被称为黄巢点将台的地方,国内不下八九处,这些地名的来历,多是当年黄巢驻扎发兵的地方,唯独曹州点将台既是黄巢发兵起义,也是驻扎发兵的地方。

  在黄巢点将台的东南角,立有一块石碑,碑记详细地记录了这个堌堆的由来,这里原是明朝修建的一个教武场,原址叫凤嘴山。

  从875年发动起义到884年失败的近十年时间里,黄巢曾五次兵临家乡菏泽。当时的凤嘴山高高隆起,适宜于点将发兵,最后一次于884年,一路败退的大齐皇帝黄巢,被李克用的沙陀兵一路追击到了曹州境内。此时的黄巢,一如当年的西楚霸王,倍感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于是在这里进行了最后一次点将散兵。由此,后人就把凤嘴山改名为黄巢点将台。

  记者: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您觉得应该如何保护黄巢点将台?

  荣海生:作为城区唯一一处有着千年文化的遗址,黄巢点将台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余韵,她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挪移、不可复制的。但菏泽至今没有规划建设一个相应规模的黄巢广场,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憾和文化落寂。

  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认可黄巢点将台这一历史遗迹,就说明它在人们心中是有价值的。

  黄巢是中国农民起义领袖的代表,是一代帝王。黄巢广场应突出并充分体现出黄巢的重要历史地位。下步是否可以考虑以黄巢点将台为中心建设一处标志性广场?不但要修复整理现有的点将台,还要规划建设一个黄巢塑像。广场不能拘泥于现在的现状,要大而精美,要有气势。雕塑应立于点将台以北,形成广场中轴,周围种植菊花、牡丹。还可以考虑建设一座黄巢纪念馆和一批仿唐建筑等配套设施。 本报记者 李德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