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朱元璋亲自撰写歌词教唱子孙 寓教于乐(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每年六月的第3个周日是“父亲节”。随着荧屏上“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一批亲子节目的热播,如何当个好爸爸也成了热门话题。在中国古代,爸爸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古代爸爸们身上的压力其实比现代爸爸更大,《三字经》中已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倪方六

  “皇帝爸爸”教子各有高招

  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文》“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

  在中国古代,皇帝爸爸也许最不好当,除了管理天下,还得担负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大任。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爸爸——秦始皇嬴政,就政治而言,是绝对成功的,灭六国、统天下,可谓“铁腕皇帝”。但如果论做父亲,拥有23个儿子的嬴政就算不上称职。少子胡亥接班后,仅当了七年二世皇帝,秦朝便轰然倒掉了,这与嬴政皇爸未当好,没选对接班人,有直接关系。

  或许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代秦而立的刘姓汉朝皇帝就颇注意这一点。开国皇帝刘邦有8个儿子,在培养太子刘盈上,刘邦首先要求他“好好学习”。为了学有进步,刘邦要求刘盈每次所呈的奏议都要自己动笔,此即《手敕太子文》中所谓:“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

  在皇帝爸爸中,最值得称道的也可以说最称职的,当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为教育好太子和其他诸皇子,培养出大唐合格的接班人,他专门写了《帝范》、《戒皇属》等训语,又命收集古今帝王子弟成败事,编成《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发给皇子们阅读。李世民的治国名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他教育训诫太子诸王时说的话。

  唐宋以后,皇帝爸爸对皇子的要求更严,且都有一番“育龙种”的心得。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教育皇子可谓用心良苦,曾亲自撰写歌词,令人谱曲,教唱子孙,寓教于乐。所以史家对朱元璋这位皇帝爸爸评价很高,《明史·后妃传》称:“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至于清朝的皇帝爸爸,最好的应是康熙皇帝玄烨,他有《庭训格言》、《庭训》、《圣谕十六条》等多篇教子心得。“谕教宜早,弗敢辞劳”,是康熙最值得肯定的家教观点之一。

  “官爸爸”不允许子女在外招摇撞骗

  宋代包拯刻石立铭“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几年前的一句“我爸是李刚”,如今已成了现代“官二代”的标签,而且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官爸爸”在家庭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古代,有一个官爸爸同样是无上的荣耀和福气,但在某种程度上,当官二代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更多的官爸爸是不允许子女在外拉大旗,作虎皮、招摇撞骗的。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中有名的官爸爸,身居蜀国相位,却从不敢放松对子侄的教育。诸葛亮早年无子,过继兄长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适子,后来才有了亲生儿子诸葛瞻。在子侄教育上,诸葛亮强调德、才、学、志 ,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代书房中常见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格言,即出自于此。

  陆逊是吴国有名的官爸爸,一代名相。赤乌七年(公元244年),陆逊代替顾雍当上吴国丞相后,拒绝为本家子弟走后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陆逊认为,如果孩子们真有才华,不愁不被任用,此即“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一说。

  魏晋名臣羊祜,本身就是“官二代”,为人父后,他继承了曾任上党太守、父亲羊衜所立的家风。羊祜有女无子,以兄长之子为嗣。羊祜作为一名官爸爸的全部经验之谈,见于《训子书》,他要求子侄不在背后议论他人的训语,至今为人们谨记:“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

  类似这样教子有方的官爸爸,历代不绝。以两宋来说,知名的好官爸便不少,如南宋时曾任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的倪思,性格刚烈、敢于直谏,注重用“身教”影响子女,并告诫居家生活要“谨身节用,量入为出”,还写下了《经锄堂杂志》的家训式著作。

  历史上最厉害的官爸爸当属北宋著名清官包拯。包拯告诫子女要遵纪守法,不然“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还特别说明:“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专门让人将这训诫刻石立铭,以警示后人。如果包拯子女当年敢说“我爸是包拯”,肯定会被赶出家门。

  “富爸爸” 要求子女财不外露不准炫富

  清代顾炎武《肇域志》中称富二代“吝舆马之费”

  在隋唐之前,相对于官爸爸来说,富爸爸要低调许多,如西晋超级富爸爸石崇与王恺那般争豪斗富的并不太多。但宋元以后,社会价值观有变,富爸爸变得越来越体面。到了明清两代,拥有钱财的富爸爸比拥有权力的官爸爸更管用,当年苏州的富爸爸沈万三便因为有钱,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青睐,被诏到应天府(今南京)修城墙。

  明清时期,仕不如商已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干脆劝诫子女不要走仕途。清代苏州洞庭商人严舜工曾作《传砚斋记》戒子为仕:“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古代的富爸爸大多不会让子女滋生“富二代”的优越心理。古人视做生意为“陶朱之术”,初入行即进行“德训”,即“先教其做人”,要求子女心存良善,以德经商,忌为富不仁。

  明代的山西蒲州富商王文显时常教育子女要“经义制利”,其死后的墓志肯定了他这一子女教育观,称王文显“曾训诸子曰:‘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古代富爸爸教育富二代的做法很多,比较一致的一点是,都会谨防子女骄奢淫逸,不要铺张浪费。如徽商中有一句口头禅:“勤为建业方,俭是医贫方”,通俗地阐释出“勤俭持家”的重要性。

  清代富爸爸、大盐商鲍志道“拥资百万”,后被推举为两淮盐务总商,但他不请戏子到家中演戏,出门不坐车。富爸爸要求子女财不外露,不少富二代都不敢炫富,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说,时进京赶考的学子中,不少人“短褐至骭,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闻之皆千万金家也”。清代另一著名山西乔姓富商,还立下“五不准”家规: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

  “穷爸爸”用诗歌表达为父者心声

  唐代白居易“诗训”其子“勿言宅舍小,知足身亦泰”

  有“富爸爸”,就有“穷爸爸”。古往今来,穷爸爸都不好当,但穷爸爸们最为看重的是自己和子女的精神生活质量。东晋诗人陶渊明本来可以做一个“官爸爸”,可他不满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折腰”,断然辞官隐退。

  陶渊明生有五子,分别是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陶渊明从小就对他们进行了“贫不失志”的思想教育,这在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穷爸爸,陶渊明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有出息,但五个孩子没一个聪明的,呆笨平庸,碌碌无为,陶渊明在《命子》诗中为此叹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后悔贪恋“杯中物”,影响了优生。见儿子们难有大作为,陶渊明转而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和睦相处。考虑到五个儿子系异母所生,陶渊明留下了一句极为有名的话:“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唐代诗人杜甫是古代又一出名的穷爸爸。父亲和祖父均为朝廷命官的杜甫,也曾想走仕途,然而他官运不济,一直到44岁时才混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不想当年又生“安史之乱”,“谷食踊贵”。《旧唐书·杜甫传》记载,避乱回家的杜甫 “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最让杜甫伤心的是,因为穷,小儿子被饿死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杜甫悲愤地写道:“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杜甫最喜欢小名叫“骥子”的儿子杜宗武,曾夸赞“骥子好男儿”,并把杜家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杜宗武身上。在儿子过生日那天,特作《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如杜甫这般,通过诗歌来表达为父者的心声,以规范子女的言行,叫做“诗训”。白居易的“勿言宅舍小,知足身亦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这种“诗训”。

  声明:“一方钩沉”栏目文章系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供本报专稿,摘转请务必与作者本人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