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东北第一所大学奉天大学堂:仅存在三年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座城市文化的气息,除了表现于城市的历史与建筑等,更多的保留在书声朗朗的学校中。沈阳也是一样,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留给我们的,除了故宫的碧瓦青砖,还有很多文脉所系的学校。

  在这些学校中,除了萃升书院这样的旧书院,在一百多年前的那段时间里,一批新式学校的开设,更是开沈阳乃至东北的风气之先,而这些学校中,很多也成了如今众多沈阳高校的前身。如今,百年沧桑走过,这些历史已渐渐被淡忘,但这些“废科举,兴学堂”时创办的学校,真的应该被沈阳人铭记。

  东北第一所大学——奉天大学堂

  北京大学前身名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其实,在京师大学堂创办后第三年,沈阳就出现了近代东北地区第一所大学——奉天大学堂。

  奉天大学堂建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虽然此时主张变法的光绪帝早已不自由,但“变法”所推行的兴建新学校的政策却没改变。盛京将军增祺利用小西边门外的依公祠、左公祠及三贤祠等作为临时校舍,后来又将小东门的旧营房进行改建,成为新校舍。

  作为高等学校,大学堂对生源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进行严格的筛选,先进个属举人、五贡、监生及高等生童选充,以二取一的比例进行选拔。当年招生200人,报名的考生有500余人。虽然是新创办的学校,但每年的经费5万两白银支撑,也足以让这所大学成为一所好学校。学校开设国文、英文、满文、历史、地理、诸子、数学、体操等课程,除了中国的老师,还有外教。

  奉天大学堂师资力量雄厚,总办孙百斛、谈国辑都是进士出身,担任过总教习的屠寄也是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正教习;而“辽东三才子”中的当时健在的荣文达和刘春琅也分别担任过总教习。可见,奉天大学堂,当时可是东北第一学府。

  光绪二十九年,奉天大学堂改为盛京省学堂,随后,日俄战争爆发,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学堂被俄人占据,就此停课,一蹶不振,同年六月停办。

  奉天大学堂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其中有资料记载的是著名的东北将领王树常,他在奉天大学堂时学习成绩优异,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赏识,选派东渡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八期步兵科,从此步入军界。

  由于当时新学刚刚兴起,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关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大学堂还兼管奉天省的教育行政,为一省学务之总汇。当时入筹设省城之蒙养学堂、核办各属小学、考选北京师范馆学生等,皆为大学堂所主持。虽然奉天大学堂仅存在了三年,但却开了东北新学之先。

  奉系高官摇篮——奉天法政学堂

  奉天大学堂之后的一些学校,虽然名称改变,却也得到传承。这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奉天法政学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盛京将军赵尔巽为了标榜新政、整顿吏治,向清政府奏请在奉天设立奉天法政学堂。校址最初设置在大南关。该校招收省候补官吏和虚职士绅参加考试,入学肄业两年为期,毕业后分配各机关练习一年后择优分配。首期录取新生60名,分为甲、乙两班学习,于当年7月开学。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又将学堂迁自大西门里盛京第一旅馆,派右参赞钱能训为学堂监督,并且扩大招生,招收官费、自费学生400名,分为五班,专科两年毕业,讲习科一年毕业,后又将时间延长至三年和一年半毕业。学堂设科目计有:法学通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手续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债权法、商法、公司法、商标法、经济学、国文等三十余种。教师均来自东西方各国的留学生。

  1908年招生时,又有吉林、黑龙江两省学生入堂学习,遂改称东三省法政学堂。法政学堂先后培养学生9个班,共计600余人。在最早毕业的甲、乙班学生中,很多后来都成为奉系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曾任奉天省长兼东北大学校长的刘尚清;曾任黑龙江省长、京奉铁路局长的常荫槐,曾任奉天市政公署秘书长、奉天实业厅长的冯涵清等。

  法政学堂是当时沈阳首屈一指的学府,校舍楼房高大,教室宽敞,设备齐全,图书馆“广备全面书画,碑版雕刻,国内大学学刊,商务,中华两局周刊,杂志无所不备”。

  1914年,奉天当局为了培养外语人才,开始筹备外国语学校,法政学堂停止招生,将法政学堂改为外国语学校。1916年,法政学堂正式改为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曾任法政学堂监督的关海清被任命为该校校长。1922年,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又被改为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时任奉天省议会议长的白永贞被任命为该校校长。1923年,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并入新成立的东北大学,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师范先声——沈阳两级师范学校

  除了新建大学,当时还设立了各式新小学和中学,教师成了紧缺人才,为了应对这种现状,1905年,奉天设立了奉天师范传习所,这类似于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学员在此学习三个月就可以到各小学担任教师。第二年增设简易师范学堂,并改称奉天师范学堂。1907年,成立奉天两级师范学堂。1912年改称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917年更名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多位东北近现代名人如杜重远、卢广绩、关吉玉、王卓然等都毕业于这里。该校“规模宏阔,当时可为奉省之冠”(1923年前),校舍为“口”字形楼房和平房各一座,大小饭厅两所,能容纳1500余人同时进餐,南北学生宿舍10排,400米跑道标准足球运动场,并设球场若干。

  1923年,该校并入东北大学。

  沈阳大学前身——奉天实业学堂

  沈阳大学的历史,已过百年。

  1906年前后,除了综合类的和文科的学校,还成立了一批专科学校,其中比较早的是赵尔巽1906年创办“奉天实业学堂”,这是东北地区第一所培养实用人才的公立新式学校,以培养经济类人才为主。除了这所学校,当时还出现过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奉天测绘学堂,培养收发电报人才的东三省电报学堂,培养农林人才的奉天农林学堂以及培养军事人才的东北讲武堂等等。

  据资料记载,奉天实业学堂招生的学生年龄在14至17岁,学年普通三年、高等二年、专门三年。

  1906年,在辽宁各府县普遍设立“师范传习所”的基础上,仅在新民、辽阳、凤城设立了“简易师范科”,这也是正规师范教育的雏形。100年前的“新民师范简易科”又称“新民公学堂”,即为后来的“新民师范学校”,如今成了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当时其校址位于新民府街东南隅文庙前。新民公学堂的学生免费上学,待遇很高。作为沈阳乃至东北地区高级工业人才和师范教育的源头之一,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这两所百年学堂厚重的历史,成为今日沈阳大学的骄傲。

  东北第一所私立大学——冯庸大学

  在铁西区的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滑翔,为啥叫滑翔呢?这里原是日本侵略中国时修建的一个飞机场,而该飞机场的前身是东北第一所私立大学冯庸大学。

  冯庸是奉系重要将领冯德麟之子,出于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想法,他清理变卖家产,于1927年创办了东北三省首家私立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综合性大学——冯庸大学。

  全校建主楼两座,左为“忠”楼、右为“仁”字楼,中间是校礼堂。礼堂与左右两楼由空中走廊相通。教学区的左边是体育场,铺设400米跑道、田径场、球类运动场等。体育场西侧是教职工宿舍,北侧是学生实习工厂和实验室。除水电自给外,该校的最大特点是建有飞机跑道,并自备飞机,这是当时国内大学仅有的。

  冯庸大学以工科为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出了教育均等的教育理念,当时东北家境贫寒的学生纷纷投奔到冯庸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冯庸大学,并逮捕了冯庸,将冯庸押解去日本,逼迫他流亡日本并不准抗日。后由朋友保释逃出日本回国。日本人看到冯庸违约,于是拆毁了冯庸大学,并在此地修建飞机场。1933年9月,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如今,冯庸大学早已成为一片住宅区。詹德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