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前线 遗书中自报家产
去博物馆参观,离不开讲解员。一位优秀的讲解员,往往更容易让观众喜欢上这家博物馆及其藏品。在成都市民火热票选的“我最喜爱的讲解员”评选活动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讲解员李志、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张家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讲解员王羽目前得票数名列前三甲。昨日,李志、张家爱、王羽三位讲解员向成都商报投稿“拉票”,各自撰写了一篇个性化风格的讲解词,他们解说的金沙、草堂、武侯祠或许与众不同,或许似曾相识,你更喜欢谁的讲解词?欢迎你继续为“我最喜爱的讲解员”投票,说出你最喜爱的讲解员和理由。同时,“我最喜爱的博物馆”“我最喜爱的博物馆藏品”两项文博大奖,敬请市民继续投票。
要了解成都人的包容
就到金沙来看文物中的“混搭”
■文/张家爱(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
2001年2月,成都市西北郊金沙村的一个施工现场,数千件商周时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随着土层的点点剥落,奇迹般地出现在世人眼前。太阳神鸟金饰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这件金饰整体呈圆环形,复杂的镂空纹饰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着12道顺时针旋转的齿状光芒,看起来就像一轮太阳;外层图案是4只首尾相对的神鸟,绕着太阳逆时针飞翔。很多朋友看到这样一幅极具现代美感的图案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在工具并不先进的古代,能工巧匠们是如何刻画出如此精美的图案,又是怎么将纹饰等距分布的呢?经专家研究分析,这件金饰的含金量高达94.2%,是金沙遗址出土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件。可是我想提醒大家,在这样早的时期还没有出现黄金提纯技术,它是由古蜀先民们淘选自然沙金,经过加热,锻打,锤揲,切割等工艺加工而成,是古蜀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当然,太阳神鸟金饰能够在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不仅仅是因为造型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太阳和鸟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崇拜,在考古出土的器物中出现二者结合的图案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在少数,但刚好表达了12道太阳光芒和4只神鸟的却不多。12和4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数字,比如一年的十二个月,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认识。
到成都访古寻迹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当代成都的休闲文化是沿袭古蜀先民传承已久的生活态度,是地处西南盆地的古蜀人与世无争的自在。它们不仅创造出了三星堆和金沙这样的灿烂文化,也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和包容了外来的文明。提到包容,我们要介绍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兽面纹玉钺。在先秦时期,钺是象征君主地位的器物,这件玉器的选料来自四川盆地西部山区,应是本地制作,但器身上的纹饰却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典型的兽面纹,到今天为止要想在玉器上看到这样的纹饰,只有请你来到金沙,才能欣赏到。在这件文物上,我们不仅看到古蜀人利用娴熟的双钩阴线技法刻画出舒展繁复的纹饰,也看到古蜀人创造性地发挥了“拿来主义”的精神。
花径不曾缘客扫 我在草堂等君来
■文/王羽(杜甫草堂博物馆讲解员)
公元8世纪中叶,四川送走了一位诗坛巨星——李白,但不久又迎来了另一位诗坛巨星——杜甫。759年冬天,疲惫不堪的杜甫,带着妻儿老小来到成都,暂时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在成都期间,杜甫写了很多诗歌,现在留下的有240余首。草堂由此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圣地”。
在众多的草堂景点当中,我尤为喜欢少陵草堂碑亭。碑亭内树有一块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雄厚,洒脱流畅,这是清康熙帝十七子也就是现在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十七爷果郡王允礼亲笔所写。雍正初,他被封为多罗果郡王,以后又晋封为亲王,世称果亲王。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路经成都,拜谒草堂,题写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
我们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杜甫茅屋遗址上重建的。
杜甫的诗有“图经”之称,今天茅屋故居的景色也是杜甫诗歌当中有所描绘的。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房间里书桌、床榻、石磨、水缸等一应俱全。庭园内则按杜甫写下的诗句“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而种植了松树,桃树,另外还有杜诗中多次提及的菜畦和药圃。
关于草堂花径,也有着太多的故事。去年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到此地时,我情不自禁吟诵起杜甫名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卡梅伦听过这句诗词的解释后,会心一笑,幽默地问到,“今天扫地了吗?下次来不用再扫了,因为我们已是老朋友了!”临别时,他告诉我,他还会再来杜甫草堂的。
在此,我还是借用杜甫的诗句表达我的心意“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我在草堂恭候大家!
刘备虽然是大股东
总经理诸葛亮更有功
■文/李志(武侯祠博物馆讲解员)
欢迎参观成都武侯祠。初到此地,你一定会感到诧异,武侯祠大门横匾为何是“汉昭烈庙”呢?邹鲁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玄机:“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刘备名位虽高,却不及诸葛亮治蜀的勋业,所以老百姓习惯称呼这里为“武侯祠”。
跨入武侯祠过厅,远远望去,金光熠熠的诸葛亮造像,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代贤相的风范。
出生于公元181年的诸葛亮,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可谓是一个年轻的“80后”。他智慧超群,对后世影响巨大,传说诸葛亮“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而官方史料《三国志》也记载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再加上“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诸葛亮堪称一位“高大上”的“智慧型美男”。
三顾茅庐之际,早已对天下了如指掌的诸葛亮为刘备分析:“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刘备:“刘总,你该扩充地盘啦”。可当时的刘备不过是一个新野县“小老板”,兵不满千,将领也仅关羽、张飞、赵云而已,要搞地盘,实力不够。于是,诸葛亮又为刘备提出了“招商引资”的战略构想,那就是《隆中对》所提出的“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让江东的“孙总”施以援手,抵抗曹军,伺机扩充地盘。刘备闻言大喜,他感觉出道以来,总算遇上“高人”了。在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刘备一改出道24年的颓废,仅仅用了12年时间,就取得荆益二州,成为天下三分之一的“大股东”。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受封武乡候,以丞相兼益州牧。他感恩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勤勉为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地“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诸葛亮不仅治蜀有方,还通晓军事。他南征七擒孟获至滇池,使西南地区繁荣稳定,民族和谐。北伐六出祁山,震慑中原,使曹魏不敢轻举妄动。由于事必躬亲,积劳成疾,公元234年,年仅54岁的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前线五丈原。他用自己的忠贞、勤勉、智慧,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病故之后,一封遗书辗转送至刘禅的面前:“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丞相,却仅有薄田十五顷、桑树八百株,而这八百株桑树,也是为了倡导农桑发展蜀锦,而清廉的诸葛亮,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自报家产的丞相。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