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二圩清末成盐漕运要道 被称江北小上海
清代京杭运河全图(淮安漕运博物馆提供)
阅读提示
4月25日,本报报道了乾隆年间一幅有关大运河扬州段的巨大地图,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昨天记者又通过淮安漕运博物馆了解到,绘制于光绪年间的《清代京杭运河全貌地图》,也具体讲述了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尽管这两幅大运河地图都是清代绘制,但仍有很大区别。通过两张地图的不同,足以看出扬州及运河的变迁。
记者探访地图扬州段
光绪年间用“制备文体”法则绘制
“这是一幅展现京杭大运河全貌的珍品,扬州部分也在其中。”昨天上午,记者通过淮安漕运博物馆了解到,有一幅名为《清代京杭运河全貌地图》收藏于馆内,“该图是光绪初年河道官员绘制,原图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博物馆工作人员刘震介绍。
2000多公里长的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4省2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构成了南北西东四方通航的内陆航道网络。据悉,这幅地图用“制备文体”法则绘制,详细绘出了京杭大运河沿河两岸的景物。在这幅巨大的地图上,记者看到,凡州府县镇村之名、位置,水闸、堤坝、涵洞、桥梁、码头、渡口、山川、河流、湖泊、港湾、洼淀、滩涂、寺庙、墩塔、景观,无不一一绘出,各驿站名称、水闸名称、相距里程,河厅县之交界、河水涨落、航运情况等均有详细记载。
在《京杭大运河全貌地图》扬州段地图上看到,该图水道脉络清晰可见。整张地图用彩墨绘就,立体与平面相结合。重峦叠嶂,远近高低,错落有致;河道弯曲舒缓,线条流畅;注字或墨或朱,字迹清晰。扬州府、宝塔湾、五台山、平山堂、大王庙、邵伯镇等主要地名标注明显,河道相互贯通,足以看出当时运河水上运输的发达。
两幅清代地图有何区别?
1
文字注释详细,实用性强
此前,本报曾报道《大运河地图:从北京到长江》扬州段地图由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而这幅同为清代绘制的京杭运河地图,与前者略有区别。
“《大运河地图:从北京到长江》的脉络是从北(左)向南(右),但是这幅图刚好完全相反,是从南向北绘制。”文化学者韦明铧表示。
在该地图上记者还发现,不仅每个地名、每道河、每道闸都标注清晰,并且在一些地名旁边的空白处,还有用黑色和红色做出的详细注释。如“邵伯镇”不远处就有两排红色小字写道,“邵伯镇至高邮州一线计程六十六里”;“平山堂”附近,也有两排红色小字标出,“扬州府甘泉县广陵驿,至少波镇一站计五十里”;“雷塘”附近,“扬军同知营管辖运河,南自永洲江口起,北至淮军厅交界界首止河长一百九十四里”;地图下方,标注着“里运河一道计三厅管辖,南自永洲江口起北至运口甘罗城止,共计河长三百七十三里有零”。而在“扬州府”旁边,还标注着“湾头闸下运盈河东面,经过泰州如皋南通等地,现注于大江”等详细信息。
“与乾隆年间那幅清代早期运河地图相比,这幅光绪年间的地图,不仅绘制详细,还将两地具体相隔多远也标出,让人能直接拿着地图寻路,更加具有实用性。”韦明铧连连赞叹,“这些文字注释详细标出路程,对于现在的历史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桥闸和“钞关”标注醒目
在地图的最上方,从扬州府到邵伯镇之间的河流、桥、闸——标注清楚,凤凰桥、壁虎桥、东湾闸、西湾闸、金湾闸、六闸依次排开。“淮河没有入海口,扬州靠着大运河而生,每到涨水的时候,运河水面很高,这就需要尽快排水。”韦明铧介绍,“中国古人智慧无穷,为了保护里运河漕运及里下河城乡良田,历代老百姓修筑、加高里运河堤,尽量挡住淮河洪水,避免其向东决入里下河,迫使淮河洪水尽量向南入江。而这些人工开挖出来的分支,将淮水尽快融入长江,使其涨潮期威胁不到扬州,从而保护了扬州城市民的安全。”韦明铧说,“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到清朝道光年间,历代统治者们开始不断修葺堤坝,从而形成‘归江十坝’。”
在这幅古老的地图上,记者还注意到,当年扬州府新城、旧城共存,而在扬州府旁边,“钞关”两个字尤为醒目。“这是乾隆年间的大运河地图所没有的。钞关的标注,也足以显现出它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据史料记载,明代开始设置钞关,当时旨在征收船税,由各差御史及户部主事监收。船税以载运商货之船户为征课对象,初期按运送路程之远近和船舶大小长阔不同分等称船料,估料定税。“在当时,统治者非常重视这一机关的设置,并且显示了当时征税的严重。”
3
见证“十二圩”昔日繁华
在“仪征县”旁边,记者注意到,“十二圩”三个字标注清晰,而这个地址却在乾隆年间的地图上并未看到。“这一个变化说明,在清代后期,运河河道入江口已发生了变化,十二圩在光绪年间,变成了运河入口的重要码头。”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仪扬运河入江处便是十二圩,相传该处原是长江冲积形成的沙滩,后老百姓筑圩防水,凡17道。而今十二圩当年就处在第十二圩坝地段,故称“十二圩”。
据悉,十二圩自清同治年间直到抗战之时,都为两淮盐务汇集转运重镇。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处盛时有整齐街市5华里,注册商铺400家,人口20万,人称“江北小上海”。“当时江面水域宽阔、堆盐场所宽裕、有多条码头在此延伸。不过,这仅仅是外部条件,真正促进十二圩发展的是政策。”韦明铧介绍,“清朝后期,十二圩均为盐运、漕运要道,两淮产盐在这里集散,江南之粮也由此转运北方。”韦明铧说,“由于运河的改道,十二圩水上运输发达,来往商人聚集在繁华的码头,十二圩立时成为各省人士杂处际会之地。”韦明铧表示,“该地图上出现‘十二圩’的标注,足见这里昔日的繁华。”
据了解,十二圩作为盐运中转站,曾经繁盛一时。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清朝后期运河改道后,这里逐渐衰败,最终变为一个寂寞的小镇。如今,我们只能面对地图想象当年的繁盛之景。“运河能给周边小镇带来发展的机遇,也能让其迅速衰落。当所有繁华落尽,留下的只是历史,留待后人的探访与追寻。”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