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苏禄国王明代曾来华 后裔住山东已成庄稼汉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苏禄王来华路线图

苏禄王画像

德州北营村  本报深度记者 张榕博 摄

  眼见中国与菲律宾频起摩擦,捏着自己与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合影的德州人安砚春,心情颇为复杂。约600年前,菲律宾群岛中第一个近代国家君主苏禄东王,不远万里来华访问,后不幸病故于山东德州。如今,既是中国人,又是古菲律宾王室后裔的安砚春,正在思索着自己能否再为中菲友谊作出些许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菲律宾民间与高层从未间断过到德州拜谒已故苏禄国王墓,这条王室家族的纽带一直牵系着中菲友谊。

    北营村的“中菲关系”

  2014年4月2日深夜,一伙持枪武装人员突然袭击马来西亚沙巴州仙本那一家酒店,29岁的中国女游客高华赟和一名40岁的菲律宾酒店女员工被劫持。酒店方面则表示,这伙武装人员为菲律宾叛军。

  沙巴州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历史上曾由苏禄王国控制。1963年,沙巴州加入马来西亚。不过,近几年沙巴州频繁受到追随苏禄王后裔的武装分子袭扰,其中一支造成多人伤亡的武装自称“苏禄王朝皇家安全部队”,不过外界称他们为菲律宾叛军。

  这起人质劫持事件通过电视已被居住在中国德州北营村的苏禄王室后裔安砚春所知晓,他为此感到诧异。

  祖辈守着苏禄东王墓近600个年头,这位第十八代苏禄国王子后裔已是典型的庄稼汉,尽管还信仰伊斯兰教,但没有半点王室的架式。

  1417年,苏禄国巴都葛·叭答剌、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叭都葛巴剌卜三王,各率领眷属、侍从共340多人远渡重洋访问中国,受到明朝永乐皇帝盛情款待。回程途经德州时,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遂葬于德州,其长子回国继任王位,王妃和另两个儿子就留在德州守墓并定居,其后裔在清朝获得中国国籍,取安、温姓氏。

  几百年来,菲律宾方面与德州苏禄王后裔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安砚春家中摆放着他和父亲安金田2005年与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合影,暗示着这个家族至今在菲律宾仍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苏禄王后裔的王室地位也一直被菲律宾官方承认。

  几年前,苏禄王妃梅里安姆来德州拜谒苏禄王墓时告诉安砚春,苏禄王室已分为几派,其追随者不时与马来西亚政府爆发武装冲突。

  媒体报道,苏禄王朝74岁的“末代皇帝”吉拉姆三世的追随者今年3月刚刚“入侵”马来西亚沙巴,造成60人死亡,引发了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近几十年最大的冲突。

  马来西亚向菲律宾喊话,要菲方将吉拉姆三世绳之以法,否则就直接要人。而这位“世界最穷的苏丹”现在穷困潦倒,身患肾衰竭,就住在马尼拉一处贫穷穆斯林社区破旧的两层楼房里。

  这些天,安砚春关注着被劫持同胞的安危,但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位远房亲戚在祖先的故土上“制造争端”。

  “要是经济条件和其它方面允许,我们应该过去多做做和平的努力。”安砚春说,自己早有去菲律宾祭祖的打算,想以此增加中菲之间的友谊,也为苏禄群岛的和平发展加把劲儿,“苏禄那边现在太不稳定了”。

    中国皇帝的好朋友

  或许是因为局势变幻复杂,近年来,菲律宾苏禄后裔和菲律宾高层前来拜谒苏禄王墓日渐频繁,苏禄王墓的宗主地位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甚至成为许多菲律宾人的精神寄托。上好佳集团董事长、菲律宾华裔施恭旗今年1月还捐资200万元修缮王墓。

  如今中菲两国时有摩擦,但在约600年前,大明王朝和菲律宾往来友好,以至古苏禄国首领巴都葛·叭答剌受到大明皇帝晓谕召唤的时候,面对长达三个月的漫长航线,以及夏季南中国海频发的台风威胁,没有丝毫犹豫就来华。

  苏禄国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位于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中世纪时被西方称为香料群岛,还以盛产珍珠闻名。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前,该国是当地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苏禄国是中国通往“东洋”和“南洋”的交通枢纽,更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在明代已有一支拥有众多船只的中国商船队,经常去往苏禄等地。从中国运往苏禄的有丝绸、瓷器、铁器之类,从苏禄运回中国的有香料、珍珠、药材等。

  1405年,为了巩固执政地位,获得“万国朝宗”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行动郑和下西洋开始,其间郑和曾三次遣使访问菲律宾群岛诸国。

  “史料记载,郑和亲自与苏禄东王会面,两人一见如故。同时苏禄东王还对国力强大的明王朝十分倾慕,于是决定带领苏禄另两个国王一同前往中国朝贡。”德州学院教授王守栋考证说,1417年郑和亲自访问苏禄,就在同一年苏禄三王访问明王朝,这实际上是对郑和访问苏禄的回访。

  虽然苏禄群岛直线距离与中国福建不过数千海里,但为了赶上太平洋夏季西南季风的航海便利,苏禄国王的帆船必须向西,途经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再从越南折返至广州,最后到达泉州港,这条俗称的“东洋航线”长达上万海里,路途艰险。

  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东国首领巴都葛·叭答剌、西国首领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国首领叭都葛巴剌卜三人,率领眷属陪臣340余人,组成庞大的友好使团,携带珍珠、宝石、玳瑁等礼物,历经三个多月航程,于七月到达泉州,稍作休整后,又一路北上经过京杭大运河,八月才到达北京。这是明代中国政府接待的阵容最为壮观的外国使团之一。

  王守栋说,这是世界中世纪史上的一次重要国际外交活动。面对阵容如此壮观的外国使团,永乐帝龙颜大悦,给予苏禄使团空前的礼遇。苏禄东王则向明成祖递交了“国书”(金缕表文)。之后,永乐皇帝、太子分别宴请苏禄国王,并对来访人员全部给予赏赐。苏禄国王则利用27天时间,了解中国民间的风土人情。

  不幸的是,归国途中,苏禄东王在德州病逝,葬于德州城北二里处(现德州北营村)。

  对此,永乐皇帝表达了“不胜痛悼”之情,这在中国对外历史上十分罕见。永乐皇帝还专门撰写祭文,按照中国皇族亲王的礼制,在德州城北的十二连城西南营墓立碑。在祭文中,永乐皇帝肯定了东王访华对两国友好关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盛赞东王的事迹“昭播后世,与天地相悠久”。并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赐赠东王“恭定”的谥号。除东王长子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安都鲁、三子温哈喇等十人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留在德州守墓。

  虽然此后经历朝代更迭,但中国政府对苏禄王墓的祭奠从未中止,清朝对东王的祭祀自雍正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据北营老人回忆,民国元年(1912),德县县长乘坐四人抬的大轿,打着旗、锣、伞、扇,吹着长号,到东王墓前祭扫,由东王后裔文秀才温如盘、武秀才安福海作陪。他们摆设供席,搭设临时席棚,并有十余士兵保卫。

    “很德州”

  如今距苏禄王万里访华已近600年,苏禄王后裔安静还守在祖先的陵墓旁,正打算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

  与几代人争取独立并陷入武装冲突的菲律宾苏禄王室后裔不同,当年在华守墓的苏禄王亲眷早已融入中国社会,与世无争。受到儒家文化和西北回教交织影响的苏禄王后裔,不仅建起了青砖灰瓦的清真寺,而且其后人还科举及第,有的甚至成为民族将领。

  “沙巴资源很丰富,我在沙巴觉得像在家里。”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躺在病床上的苏禄王朝“末代皇帝”吉拉姆三世仍在怀念今天属于马来西亚,但400年前曾是苏禄苏丹的那块儿领土。针对上月初的那场冲突,吉拉姆三世毫不讳言地说,冲突的直接原因就是自己的追随者回到沙巴故土却屡次被欺负和虐待。

  在万里之外的德州北营村苏禄王御园里,作为管理员的“80后”王室后裔安静虽谈不上“乐不思蜀”,但她笑着告诉齐鲁晚报记者,这里的王族后裔早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没有王族的感受,也不会想着那块儿重洋远隔的“故土”,“现在因守墓而发展起来的北营村,每家每户都可以用我的名字来形容。”

  苏禄王的葬身之地最早并无村落,居民除王妃、王子及侍从十人外,就是明王朝从历城迁来三户回民:马丑斯、陈咬柱、夏乃马,由他们负责王墓的祭祀、耕种祭田及家务杂役,所有人同住墓侧。

  “史料记载说,王子跟随仆人学会了地方话,甚至很德州,当地人也对两位为父守孝的外国王子敬重有加。”王守栋说。

  实际上,在苏禄王访明时期,苏禄王国还处于相当原始的发展阶段,民众主要靠打捞浅海珍珠为业,与明王朝的社会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大明礼制,守孝三年期满后,王子等守墓人员都可以离华归国,但他们放弃了回国耕海,而是以“耕读”为业,成了德州的平常百姓。

  不仅如此,两位王子还为子嗣取姓“安”、“温”,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取“吉名”与“佳名”。随后从明朝至清朝期间,苏禄王后裔正式“以温、安为姓入籍德州”,成为清朝编户齐民,并逐渐融入回族,结束了在华客居生活。

  安静指着苏禄王墓一侧的清真寺,这座红门青瓦的清真寺与传统清真寺风格不同,安静说,这是明时期的建筑风格,“虽然翻修了几次,门内也有拱形屋顶,但是整体风格还是延续下来了。”

  虽然生活习俗与当地人接近,但在祭祀苏禄王时,后裔还是按照伊斯兰教习俗念《古兰经》纪念,并没有仿效当地的祭祀仪式。

  “不过,德州当地的家族文化逐渐影响着这个新兴的王室家族。”王守栋说,在德州,卢氏和田氏两个名门望族延续400多年,科举入仕的门风使得家族得以兴旺,安、温家族孩童在清真寺接受伊斯兰教基础普及教育后,也学习汉字的识读、句读以及《三字经》、《百家姓》等。此后,家族中出了十几位秀才,清初,温泮还成为家族第一位举人,官至广东按察司知事。温宪则通过科举入仕,累官至知府、道台。直到今天,苏禄王后裔中安、温两姓的老人一谈起“温知府”的事,无不津津乐道、引以为荣。民国时期,安、温家族还在西北军中出了一位“不侍二主”的名将安树德。

  如今,在苏禄王墓周围,仍居住着大部分苏禄王室后裔的子孙。不过,安静说,随着观念开放,越来越多的王室后裔去外省发展,通婚也不再只限于族内。“解放前只允许族内通婚,现在同族通婚选择面那么窄,大家也就不讲那些了。”安静说。

  近两年,菲律宾苏禄王室后裔访华祭祖愈发频繁,北营村的安、温家族也有更多机会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

  “看着都挺亲切的,不过也只是互相问候一下。”安砚春笑着说,他会惦记苏禄群岛那边的“亲戚”。他相信中菲关系会逐渐缓和,他们回菲律宾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期望那时能做个友谊使者。

    地缘外交中的家族力量

    苏禄王并不是明代唯一病逝于中国的外国君王,当时还有浡泥国王病逝于南京,麻剌朗国王病逝于福建。即便在当代,也有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2012年10月15日在北京医院去世。

  西哈努克亲王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去世后,天安门广场还为他降半旗致哀,这一举动,与苏禄王去世时受到明王朝的礼遇颇为相似。当年永乐皇帝除了亲书碑文,还特命宫中画师,绘制了一幅苏禄王肖像,悬挂于享殿中央,以供后人瞻仰。

  苏禄王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是因为他出现在了郑和下西洋时期。

  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以后,来中国的使团空前频繁,如郑和第一次出使,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撒马尔罕、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便开始入贡。一旦外国与中国成为朝贡关系,在政治上这些国家也便成为中国当时的附庸国。

  “每次郑和下西洋,出使时都是送走一批国外使节,再带回一批新建交的国外使节,他的船就像外交使节前往中国的便车一样。”德州学院教授王守栋说,“当时永乐皇帝就是需要一个万国朝宗的景象,证明他的正宗地位,让大臣都看,而郑和七次下西洋做到了。”

  至于为什么东洋、南洋诸国愿意朝贡明王朝,乃至有了像苏禄王这样的外交朋友,王守栋有着另一番解读。

  “那时郑和乘坐的大帆船有88丈长,赶上半个足球场大,要比哥伦布航海时的航船大一倍多,而整个舰队有五六十条这样的舰船,2万多人的海军部队。”王守栋坦言,郑和的船队实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特混舰队”,威慑力自然非同凡响。

  “你想想,这样一支舰队陈兵海岸,并且派遣使节过来,表明如果朝贡明朝就受封受赏,否则便要宣国威,这样许多国家都会选择前者。”王守栋表示。

  曾有锡兰国王不愿朝贡,于是郑和便武力宣扬国威,俘虏了锡兰国王,送往北京接受训诫,再送回锡兰。王守栋说,小国的外交策略之一便是依仗大国保护,美国现在处处扮演这样一个保护国的角色,而600年前,这个角色则由大明朝充当。

  对于小国来朝,大明朝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明会要》载:“洪武七年(1374年),吕宋、琐里诸国来……帝谓中书省臣曰:‘西洋诸国素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岁月,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即明朝的赏赐之物定要远远多于诸国的进贡之物。

  以苏禄王来华为例,三王受赐金相玉带一,黄金百两,白金二千两,罗锦文绮二百匹,绢三百匹,钞一万锭,钱三千贯,金绣蟒龙衣、麒麟衣各一,赐其随从头目文绮、彩绢、钱钞有差。 

  王守栋估算,苏禄所贡“土特产”的价值不过白银万两,明朝所赐之物的价值数十倍于苏禄进贡之物的价值,随三王船队带到中国的所有苏禄商品,也一律免税,一时间苏禄珍珠行销两京,为苏禄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王守栋说,这便是许多东南亚小国看重的“朝贡贸易”。

  “那时中国的外交策略就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金子’,所以出现了万国朝宗的景象。”王守栋说,南洋、东洋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藩属国朝贡关系,得到大明王朝的赏赐及保护,这在当时的东南亚国家中成为一种政治时尚。

  虽然“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最终要靠国力和金钱维系,但中国仍在东南亚诸国王室中交到了“真朋友”,就像苏禄。有记载称,苏禄国在清中期为了抵抗西班牙入侵,老苏丹还向乾隆奉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只是执政后期奉行闭关锁国的乾隆皇帝,没有同意拥有一个海上岛国。

  虽然历史环境与政治形态已时过境迁,但王守栋说,厚往薄来的外交策略仍有存在的空间。

  去年6月,在中美峰会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了讲话,“继续把周边作为外交优先发展方向”,特别是利用经济投资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这意味着经济杠杆仍能助力与周边邻国的地缘外交。

  除了经济手段,我们的那些王室老朋友仍然在东南亚国家中发挥作用,还可以联系他们。

  “假如从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角度讲,地缘政治中,王室凭借其特殊身份仍能发挥一定的权威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说。

  就在4月7日,中国的老朋友、泰国诗琳通公主受聘山东大学名誉教授,继续传播中泰间的友谊传统。去年12月4日,菲律宾籍苏禄王后裔梅里安姆·唐劳·基拉姆公主等一行9人还专程到德州寻根祭祖,并与德州相关部门互动。

  目前实际管理苏禄王室的梅里安姆王妃来华时也曾表示,王室基金会下属的公司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开发的投资者。“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家,我们非常希望苏禄王室和中国有更密切的交往,但目前我们和中国方面还仅仅是民间交流。”王妃对媒体表示。

  在万里之外,德州苏禄王后裔安砚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如果做一个和平友谊的使者,我们家愿意做这个使者。”本报深度记者 张榕博 实习生  靖雯 黄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