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明代诗人张诩曾隐居江门20年 中举后称病南归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下期预告

  广州是“西学东渐”的源头,也是最早出现女师范生的城市,她们既然有着勇气和理想,也不乏纠结和困扰。下一期,就让我们走近这一群既美且慧的群体,讲一讲属于她们的故事吧。

  知广州

  历史地理

  诗书街:翠竹千竿听风吟

  明代诗人张诩在此隐居20年

  诗书路是笔者上班时必经的一条街道。这条不长的小街,路旁尽是水果摊牛杂档,还有趿拉着拖鞋逛街的阿叔阿婶,散发出强烈的平民市井气息,虽说很亲切,但怎么也不能与“诗书”两个字搭上边,幸而敝报旗下的“诗书人家”,以古雅的门脸和一屋子的书香,留存着这条小街一点风雅的余韵。

  中举之后称病南归

  “诗书街”这一地名的由来,与明代诗人张诩有关。说起张诩,现在的人未必熟悉,但他的老师陈白沙是岭南学界不折不扣的一代大儒。他开创的“白沙学派”,经一些门人发扬光大后,影响直逼王阳明学派。打个肤浅一点的比方,在明代学界这个武林里,陈氏“广宗”和王阳明的“浙宗”是并肩称雄的绝代双骄。陈白沙主张学贵“自得”,只有以自然为宗,才能得天地大法。为此,他身体力行,在江门隐居20多年,“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在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体验“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大自在。

  作为陈白沙的得意门生,张诩可谓深得其真传。他在明成化20年(1484年)中了进士。朝廷还没给他派官呢,他就借故身体不好,南归故里了。

  隐居西郊倚竹看云

  当时,诗书街一带都属广州城郊,颇有山林野趣,旁边还有一个在晚唐名刹仁王寺的旧址建起来的紫阳书院。对读书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安身之所了。张诩在书院旁买了一块地,修了座宅子,就此开始隐居生涯。他应该非常认同苏东坡所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道理,在门前种了千竿翠竹,修了座亭子,叫做“看竹亭”。在之后的20多年时光里,除了读书讲学之外,他就在这亭子里坐看云卷云舒,静听“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求得更高的人生境界。

  也许张诩留下来的诗不多,笔者找了很久,才找到了这一首题为《残雨》的诗,诗是这样写的:“残雨积空林,林间转鸟唫。水烟迷树晚,渔响落江深。此路少人问,公家何处寻。酒醒凭竹倚,瞬转夜沉沉。”笔者写下这几句诗的时候,窗外正在下雨,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想着诗书街“烟树迷离,渔舟唱晚”的过往,觉得这样一份美好,真的值得记录下来,让我们在今天热闹的市声里,还保有一些清丽的回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