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所处年代对战俘残酷:投降或为死路一条
国学摘要
读国学 长心眼
(马)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颌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背水一战”和“失街亭”是史上很有名的两个战例,前者胜,成就了军事史上的神话;后者败,又成为“纸上谈兵”的一个活注解。怎么会这样?
两者在战术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将自己的军队置于绝地和死地,然后以期取胜。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井陉口背水设兵,大胜赵兵,活捉赵王。他解释了自己的战术意图:“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具体而言就是:“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不放在绝境上,大家就不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奋力作战,如果都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段,没有危机感,干脆就跑人了。
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军令,舍弃水源,上山驻扎,却不据守战略要道上的城池。《三国演义》上说他此举的目的是:“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这番话史书没有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马谡是将军队驻扎在绝地上。
马谡在死地驻军,似乎出于和韩信一样的动机:制造团队的危机感,然后激发战斗意志。但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家为求生而拼死作战的局面呢?为什么最终还被张颌截断取水路径,大败亏输,将士们溃散呢?
韩信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对战俘很残酷的年代。秦国打仗,动不动就斩首数万,白起沉数万战俘于河中,又坑杀几十万赵兵,后来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在那个时代,投降很可能是死路一条,想要活命,就要拼命,因此“背水一战”是可行的。
而在马谡的时代,除了董卓,罕有大批屠杀战俘的记录,投降是有活路的,例如曹操的几十万青州兵都是降兵。而指挥官把部下放在死地就显得很不适宜了,在拼死求生和投降求生之间选择,后者更可行,于是,马谡的士卒“离散”。
置之死地而后生,制造一定程度的危机感,激发斗志,固然是好战略,但也要看具体环境。成韩信,不易;成马谡,却很容易。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