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金属活字发源地 扬州存整套金属活字工序
广陵古籍刻印社工作人员正在刻制活字。张卓君 摄
曾被潘吉星用作举证的《唐诗三百首》。张卓君 摄
【核心提示】
在刚刚落幕的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播放了下届东道主韩国平昌的宣传片,由于其中出现了类似“活字印刷”的镜头,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众所周知,活字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而扬州是活字印刷的重镇,曾发布活字印刷地方标准,活字印刷也是市级“非遗”。如今,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存有17万余枚活字,并独有木、泥、锡、瓷、铜五种活字。
1
已列入“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毋庸置疑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对“活字印刷”感到陌生。在小学课本里,这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就已经被人所熟知。根据史料记载,活字印刷技艺出现在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代,它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创造了一条新的制版印刷之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印刷史上,活字印刷都有着“源头”作用。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之后,为快捷印刷技术奠定了基础;元代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开创机械技术辅助排版印刷的先河;1455年谷登堡发明的印刷机和铜合金活字,使印刷术向现代方法迈进了一大步;1796年塞内费尔德发明石印技术,导致了现代胶印技术的出现;1987年王选发明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用于生产,使华文出版世界“告别了铅与火”……如今,人类的印刷技术已经从雕版印刷术发展到了当今的数码印刷术,这些史实已经载入了史册。
而在国际“非遗”领域,关于活字印刷是中国的定论,从来没有被怀疑过。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活字印刷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申报这个项目的主体国,就是中国。
2
扬州是活字印刷重镇
活字、雕版技术相辅相成
“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产生时间是差不多的,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雕版印刷也借鉴了活字印刷的技术。”扬州“非遗”专家、原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管世俊介绍,“在雕版的过程中,会出现版片破损的情况,就可以将坏字挖出来,再用好的字填补进去,这就是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相辅相成的方式。”
管世俊介绍,作为世界“非遗”雕版印刷的主体传承单位所在地,扬州在活字印刷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末年,扬州周边活字印刷匠师众多,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扬州最早的活字印刷书籍是清雍正年间的《硃批谕旨》(共计360卷),此外,还有《太平御览》(共计1000卷)、《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丛笔轩遗稿》等。
据介绍,在国内,不仅在扬州,甘肃、浙江、福建、安徽、宁夏等地,都在传承着活字印刷,浙江瑞安成为活字印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地。而在扬州,活字印刷也是市级“非遗”项目。
3
当时国内唯一
扬州发布活字印刷地方标准
扬州对于活字印刷的贡献,不仅在于清代,更在于当代。2011年,扬州首次发布了《扬州活字版印刷技艺》地方标准,并经过了专家认证。在当时,这是国内唯一一套活字印刷的地方标准。
在发布的标准中,规定了扬州活字版印刷的术语和定义,还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在标准中,很多条例都有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比如在标准中规定,泥活字以扬州蜀冈胶泥为原料,经制泥字坯、晾坯、写字、烧制等工艺而制成单个泥凸字。泥活字的取材非常讲究,必须是在扬州蜀冈之上,去除表面30—50厘米,取色黄、细腻的原生胶泥,去除杂质,加水搅匀后沉淀,再取上层细泥阴干,反复锤炼,制成长宽各为1.5厘米,高3厘米的泥坯。此后,再经过写字、晾坯、刻字、烧制的步骤,才能上架。
同样,木活字取材必须是棠梨木或枣木,开板后浸泡24个小时,再截成1.5厘米的木坯,干燥备用。还要经过写样、刻字等工艺,才能制作出木活字。
4
扬州现有17万余枚活字
16万余枚从浙江“抢”来
如今,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拥有17万余枚活字,其中有16万多枚是从浙江萧山“抢”回来的。
2012年,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朱世生获悉,在萧山有一位85岁的老艺人,年岁已高,已经不能再从事这项技艺了。他一辈子刻了很多木活字,希望能为它们找个好归宿。得到消息后,他们迅速来到萧山,看到这位老艺人一辈子所刻的木活字,足足有16万多个。所有的字都是梨木所制,不但材质上佳,油墨释放度也很好,每个字都刻得很准确,特别是用于书口的那些木活字,体积微小,不足米粒,上面所刻的字,却是清晰可见。当扬州方面想要收购这批珍贵木活字的消息传出后,受到了当地很大阻力。很多单位都想“拦截”,不想让这批木活字流传出去。经过多次协商谈判,广陵古籍刻印社最终还是顺利“抢”回了这批木活字。
5
五种活字成全国唯一
曾成为“中韩之争”重要佐证
在活字印刷源头,主要是泥活字和木活字,到了近代,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恢复了泥、木、锡、铜、瓷五种活字,至今也是全国唯一。
除了泥活字和木活字,其他活字的研制过程非常繁复。锡活字是经过造模浇铸,不是在锡块上直接刻字。每个锡字底端有小孔,选出需要的字用铁丝穿成行,排在字盘内,每行再用界条隔开,将字体固定住,并保持字面平整;铜活字同样采用类似的字模浇铸的方法;而瓷活字采用以木活字打模铸字和铸版的方法进行制作,再造泥字和泥版,入炉焙烧后,再加以修整字身,字面无釉部分即为陶。用这五种活字出品了多种国学典籍。
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张永林还讲述了一个小故事,韩国曾主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学者潘吉星就专程来到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并拍摄了具体的金属活字制作过程,并称中国不仅是金属活字的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整套金属活字的制作工序,这无疑为金属活字“中韩之争”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