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千年夜市升级改造:建于宋朝 曾通晓不绝
开封鼓楼广场上的小吃摊
马年新春的一个傍晚,古城开封不久前完成复建的鼓楼广场华灯初上,夜市的摊主们纷纷推着仿古餐车出摊。车上晃动的红色冬瓜灯笼旁,一张张黑底金字的隶书招牌把游客拉入了饕餮的世界:汁鲜骨酥的“黄焖鱼”,热辣嫩香的“炒凉粉”,滋味醇厚的“羊肉汤”,入口脆爽的“花生糕”,外焦里绵的“玫瑰糖”……各式开封传统小吃一字排开,等待着天南海北食客的光临。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此后,开封夜市愈发繁荣。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沧海桑田,这座七朝古都的辉煌已成云烟,但对于开封人而言,夜市作为这里独特的文化符号,有过兴衰,却未曾消亡。
大年初六这天,开封飘起了雪花,在鼓楼夜市卖炒凉粉的唐随生师傅仍然坚持出摊,“肯定有人等着要吃。”人称“小随”的唐师傅从1990年开始就在鼓楼广场摆摊,他炒的凉粉小有名气,有时甚至会有外地人驱车专程来到他的摊子吃上一碗。年复一年,他从“小随”变成了“老随”,也见证了开封“千年夜市”兴衰的些许片段。
开封人爱逛夜市,可“文革”期间,没人敢摆摊,夜市销声匿迹。1978年,市政府号召搞劳动竞赛以活跃市场,各色小吃摊开进鼓楼广场,热火朝天的夜市又回来了。当时还是少年的唐随生常常跑到鼓楼广场打牙祭,“那时候花两毛钱就能吃个肚圆。”
隔三岔五就到闹哄哄的夜市小摊上饱餐一顿,北宋皇城根的这一民俗被沿袭至今。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们发现这样的民俗与城市的脸面似乎越来越不搭。无序经营、卫生不佳,“脏乱差”一度成了开封夜市的代名词。唐随生告诉记者,“老百姓对吃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多人都不愿意来鼓楼了。”
“老开封”马大姐住在鼓楼广场附近的三民胡同里,往日的鼓楼夜市让她又爱又恨。“白天的鼓楼广场上净是头天夜市里留下的脏水,夏天难闻,冬天又结冰!”尽管政府每隔几天就会派专人清洗广场,可路面粗糙黏涩,污水日复一日,保洁难见成效。
“改造夜市”的呼声越来越高。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所长程民生教授认为,“在鼓楼夜市就餐,吃的就是古城的民俗”,但档次过低的环境无疑弄脏了夜市这张“民俗名片”。“与时俱进的民俗才有生命力。” 程民生说。
市政府也曾屡次对鼓楼广场进行整治,无奈治标不治本。去年下半年,开封市提出争取在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鼓楼夜市何去何从,是首要的问题。一边是有着悠远历史的夜市传统,一边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摊贩的严格规定,政府终于下定决心,给开封夜市改换新颜。
去年年底,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上世纪毁于战火的开封鼓楼得以在原址重建并对外开放,广场两侧仍被设为夜市小吃区。据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商业区管委会副主任郑铭声介绍,市政府出台了严格的夜市管理和检查标准,每户一个编号、一个上下水、一个垃圾容器,并有专门的财政支出来保障夜市的软硬件设施;夜市地面由特制的防滑、防渗油、易清理的花岗岩铺设而成,配上统一制作的深黄色松木餐桌。
政府动员摊贩在鼓楼规范经营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郑铭声说:“夜市改造前,广场内有百余个小吃摊,看起来很杂乱;夜市一‘变脸’,好多原来在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的摊主也抢着要来这儿摆摊,现在广场上有小吃摊近300个,却比以前整洁得多!”
经过修整的鼓楼广场,夜市面积达8万平方米,焕然一新的面貌、明显提升的服务质量,让这里吸引了大量吃客,广场上随处可见扯开羽绒服满头大汗大快朵颐的客人。一个小伙子说:“以前觉得这里太落后,没兴趣来。现在,拉着朋友们来鼓楼夜市坐坐,好吃不贵,还显得挺有文化。你想想,古人可能就坐在和你相同的位置吃小吃,这太酷了。”穿梭在客人中间的广场保洁人员则穿着宋代的服装,让不少游客大呼穿越。
客流量也在上升。唐随生告诉记者,夜市改造前,他每晚的营业额只有200元左右,现在一晚上就能有七八百。
而更大的一笔账,则是“千年夜市”的名号可能给这座古城带来的旅游效益。郑铭声表示:“要把鼓楼夜市打造成全国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观光夜市,游客来了开封,就不能不来这里。”
在程民生教授看来,开封夜市是历史、文化,也是生活、经济,“因为要传承,所以要发展。”他建议,鼓楼夜市不仅要升级改造,也要包装营销,紧跟人们口味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记者 蔡梦吟文并摄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