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大四工科男记录“死亡笔记”:平均每周55起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临近10时,约3万人的手机“咚”了一声,弹出微信公号“苔原”的新消息。标题冷冷的,《这一周有谁死了》。粉丝们都笑出声了:喜庆日子还发这个,敢不敢更丧一点啊?

  作者刘书宇倒没想太多。这不过是因为又到了星期日,他例行编微信的日子。自去年夏末秋凉的某日起,每周末最后一个半天,刘书宇定会坐到电脑前,花两小时整理出一份“死亡笔记”,附带一首歌,发给“苔原”粉丝们。

  转瞬冬去春来,“这一周有谁死了”走过26期,记下1448例死亡。

  “苔原”和七个文艺青年

  七个因混迹“人人网”结识的文艺青年,联手建起“苔原”。他们用诺兰影片《追随》里的台词形容这个平台:“‘一个二十几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而一群这样的年轻人,往往会组成一个创作小组。”

  这七个文艺青年在“苔原”发布自己的文章,一人一专栏,没规律,没要求,谁有空谁推送。他们对“苔原”态度很是自在随意,从没想过做大做强。后来“苔原”攒了几万粉丝,有了江湖名声,商业合作纷至沓来,挤满了公号注明的电子邮箱。结果呢,大家都懒得去看邮箱。时隔甚久,刘书宇跑去联系了一家,对方回复早跟别家公号合作了,还教育了他一通——“赚钱的事情你要上心啊!”

  作为一个文艺创作平台,“苔原”什么都兜售:文学、电影、音乐、艺术、历史、科技……想象力漫无边际,经常洋洋洒洒上万字。“苔原”做了一年多,粉丝刚一万出头。这个数据不算好看,创作小组总结原因:长文章太费脑,不讨人喜欢。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近半年时间,“苔原”粉丝忽然暴涨两万。走红了,竟是因为一个古怪的小栏目“这一周有谁死了”。

  寻找死亡,像看严肃文学作品

  刘书宇在朋友圈转了一篇《谁关注了最火的50个公众号》。文中“苔原”排名33,简介是“今天有人死了吗?”他看后自嘲道:“这是在吐槽我们吗?”

  刘书宇今年大四,修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个地道的工科男。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说话。可浏览他的社交网络账号,你又很难嗅到工科气质,爱文学,爱摇滚,爱哲学,时常贴一篇自己创作的小说。他自我评价“是个无聊、阴郁的人”,不上课的时间用来睡觉、玩游戏和读书,对加缪情有独钟。

  2015年8月30日,刘书宇看到一条新闻:福建泉州的张女士带12岁的儿子过马路时,儿子突然从眼前消失了(掉进路中央的缺口),第二天遗体在渠道下游被发现。

  小男孩的意外之死,让刘书宇瞬间被一种加缪所说的“荒诞”撞击。

  他向“苔原”其他成员提出,整理一个名单,罗列从上周日至本周六公开见诸报端的死亡事件,每周日晚上推送。名为“这一周有谁死了”的栏目开始更新,反响不错,于是风雨无阻更新至今。

  周日午后,刘书宇打开几个新闻客户端,输入关键词“死”,寻觅消逝于七日内的若干生命。我统计下来,从2015年8月30日至今年2月21日,“苔原”共计记载1448例死亡事件,平均每周55起。

  搜索时,刘书宇全身心沉浸进去,认真读完一个个故事,活生生的人猝然离世,这让他很难过。记录死亡的两小时,他很喜欢。“寻找死亡的过程像是看完了一部严肃文学作品,我内心感到很平静。”刘书宇说。

  记录死亡,意义是读者赋予的

  许多人问刘书宇,每周做这份“死亡笔记”,意义究竟是什么?刘书宇回答,意义是你们赋予的,你认为有意义那它就有意义。

  “苔原”成员王江山告诉我,往往是编写者平静,而读者感触颇深。“好比小说写出去其实就不属于作者自己了,这个栏目也如此。”面对生命的凋零,读者自有专属个人悲喜的解读。后台评论里有人慨叹死生无常;有人倾诉自己亲友的离世;有人感谢这份名单让她深感活着真好,要对亲人好点;还有读者主动把每期配乐曲目做成了歌单。

  看着看着,或许就会出现一个名字,恰巧与你的世界密不可分。

  天灾、人祸、罪孽、善举、名流、凡人……在“这一周有谁死了”的名单上,这些名词密密齐列,并无特殊。“死囚、普通人和名人的死并列,有种荒诞的感觉。大人物的死庄重、引人关注,小人物的死看似没那么重要,但最终他们出现在同一个页面里,有种人人死而平等的感觉。但在现实中,这种平等是不存在的。”王江山如是表达她的感想,“人多活一天就是少活一天。”

  粉丝陈仲伟怀有同感,“众生平等,苔原每周都会报道”。他平时关注“死亡名单”有两个意图,一是最近的突发性天灾人祸,反反复复的事故都值得留心;二是伤逝,一些人代表的重要时代已经远去,譬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Harper Lee。

  刘书宇的父母得知儿子写这个栏目,直言“没意思,不吉利”,但仍旧会转给其他朋友看。“有天一个人跑到后台留言:‘刘书宇,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怎么可以这个样子?’然后取消关注公号。”刘书宇笑着说,父母的同事都因此认为他心理不健康,从而心生厌恶。

  表达不完整的“死亡笔记”

  回看“死亡笔记”编写之初,表达极简洁,“某年某月某日,因何种原因,几人死”。渐渐地,一些事件死因的书写变得详细。刘书宇指出,记录是局限的,毕竟更多逝者无法进入媒体公开报道。

  封面图始终是一片漫漫长夜般的漆黑,而图注最早为“RIP”,后来刘书宇改成一句更意味深长的话:“你又活了一周。”

  遇上震撼的死亡,他就截图发到“苔原”群里稍作交流,然后成员们一个个出来长叹一声“哎——”

  名单中某些特别的情感亦无法彻底呈现。偶尔会出现一个名字,让刘书宇特别难过,时常想念。近期就有一位。

  今年2月19日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他于19:57在微博发出一张黑白照和一封遗书,包括财物、书籍、课程的处置、有基督教信仰的他与主说的话,最后一句是:“我恐惧,我要喝点白酒。”

  “这么好的人死掉了。”刘书宇叹息道。他先前混迹人人网小组,因此时常读到江绪林的文章,为其中浓厚的正义感所感染。极其佩服的学者辞世,令他扼腕痛惜。他的朋友圈中很多人在缅怀江绪林,缅怀曾经一群年轻人仰慕的偶像在网上指点江山的时光。他们还正值青春,一些陪伴自己成长的名字却匆匆离去。

  面对生死,刘书宇摆出一副“很酷”的态度。他特别强调,不喜欢那些形式复杂的葬礼,对逝者而言毫无意义,自己还曾专门写了篇小说讽刺,题为《你们活着吧》。

  至于以后,刘书宇打算把“死亡笔记”一直坚持做下去。他调侃,“苔原”创作小组七个人,四个人已几乎不写字,“都到生活里去了”。沈杰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