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西藏电影译制50年:从人工发电到全数字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社拉萨12月11日电 题:西藏电影译制50年:从人工发电到全数字化

  中新社记者 唐朝杨

  “我们那时发电要靠脚踩,录制也要靠手摇机器。”西藏藏语电影译制事业走过了50年,西藏电影人11日在拉萨聚首,抚今追昔。已经73岁的巴桑老人,对于年轻时与胶片共度的那些日子依然记忆犹新。

  电影,藏语称为“洛念”。西藏电影发行、放映事业发轫于1951年,那一年,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由3人组成的电影队进藏。

  随后,西藏各地陆续成立多支电影队,然而彼时所放影片尚无藏语作品,考虑到语言不通等问题,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了藏语电影译制的探索。

  1965年,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藏语电影译制组组建于一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至此西藏才开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藏语电影译制的实践。在一部老式录音机改装成的电影录音设备上,耗时一个月,完成了西藏自主译制的第一部藏语译制片《丰收之后》。

  “那时译制组就4个人,设备也很落后。”巴桑回忆,电影译制出来后,还得送到内地去洗印,然后通过放映队送到各地去放映,“很多地方不通路,只能靠人背畜驮,很多乡村不通电,还得带上‘自行车’,发电就靠脚踩。”

  在那个时代,电影的意义超出了娱乐的范畴,它是西藏民众少见的科技产物,是人们少有的精神生活,各类科教片也被译制成藏语,成为农牧区民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乡野牧场里,电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洛念”在西藏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拉萨,数家现代化数字放映厅昼夜不停地和内地同步放映着中外大片,也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导演、演员。

  然而,西藏地广人稀,在广袤的农牧区,语言障碍、信息屏障依然存在,藏语言保护依然是历史使命,藏语电影译制不但没有停滞,反而走向兴盛。

  跟随时代,译制设备从最初的8.75毫米换成了16毫米,而后又引进了进口录音配音系统,如今早已实现全数字化,放映队也从最初的人背畜驮变成了放映车。

  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经理张建华介绍,西藏电影译制队伍已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36人,年译制影片数从最初的几部,发展到现在的80部,50年来,西藏共译制藏语电影2000多部,电视剧50多部。

  对于年轻一代藏语电影译制人,巴桑充满期许,“他们接触的事物多,见识更广,语言能力也更好,翻译的作品肯定也会更好,希望他们能缩小西藏电影与内地的差距。”(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