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成瘾是种病,得治
12月20日上午10时,河南郑州会展中心,一场“最大规模烹饪课,最多人包饺子”挑战活动正在进行。6334人最终挑战成功,刷新了12月19日刚在哈尔滨取得的5448人包饺子纪录。 (12月21日《新京报》)
□苑广阔
前不久,“最大扬州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浪费粮食而被宣布无效,主办方非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招致外界一致的质疑与批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有人不愿意吸取教训,所谓“最大规模烹饪课,最多人包饺子”纪录又诞生了。
尤为令人吃惊的是,上一个同样项目的纪录,仅仅是在一天以前诞生的,一天以后又由同样的两家企业以更多的人数打破了。那么按照这种破纪录的速度,只要这两家企业愿意,他们几乎可以一天就破一次纪录,毕竟今天参加包饺子的人数比昨天多一个人,那也是一个新的纪录。
这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真的有价值、有意义吗?尽管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没有被人抓到浪费粮食的把柄,成功申请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就创纪录上瘾这件事,笔者觉得部分国人确实病得不轻。我们并不是反对国人去创造各种吉尼斯世界纪录,但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完全依靠人数多创造的纪录,确实让人看不到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退一步说,这样的纪录偶尔有那么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但一家企业一年之内就举办三次,创三个纪录,这已经算是“创纪录成瘾”了。
客观地说,外国人对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很热情,但他们的纪录个人色彩浓厚,往往是以个人的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最终取得创造纪录的成功。这样的纪录,不但可以让他们的名字在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青史留名”,带给个人极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最重要的是,他们创造纪录的过程,会给他们身边的人、会给世人带来很多启发和激励,用我们的话说,是一种“正能量”。但是回头看我们的纪录,几千几万人凑在一起,纪录成功以后就一哄而散,更像是一种凑热闹,实在让人看不出有什么启发和励志意义。
造成浪费的纪录不是一个好纪录,但没有浪费的纪录,也未必就是好纪录。把几千个人组织在一起包顿饺子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劳民伤财,不要也罢。某些心底涌动着为创纪录而创纪录冲动的人,也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自己是不是“创纪录成瘾”了?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