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参赛名额供不应求 跑步从简单健身变社交利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和每个周末一样,早晨7点不到,素有“京城跑步圣地”之称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又开始有大批跑者聚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和亲友结伴而来,参加2014李宁中国10公里路跑联赛最后一站北京站的比赛。“现在跑步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告诉记者。

  来自通州的马老师,是一家跑步俱乐部的成员,“我们都是个人自愿报名的,通过俱乐部发的通知知道这个比赛。”马老师平时主攻马拉松,10公里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最初接触跑步主要想减肥,毕竟,我们已经不年轻了,没办法和年轻人一起踢球什么的,跑步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后来认识了很多跑友,大家一起跑,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大家玩得也比较开心。跑步对我来说,虽然是一种业余爱好,但我非常享受突破极限后的感觉,现在我一个月一般都要跑200公里左右。”

  和马老师一样,绝大多数跑友,最开始跑步的目的就是减肥。而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改善,跑步的内涵也开始通过不同的方式,逐渐拓展并丰富开来。

  “跑步确实比较平民化,门槛比较低,谁都可以参加。”王大卫说,“原来感觉跑步是很枯燥的,比如我们以前在操场跑圈,现在不一样,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大家发现,跑步不仅可以健身也可以社交。普通人可以一起约个跑增进友谊,大老板也可以先一起跑个10公里,然后再谈生意。”

  王大卫介绍,自己参加了今年两站10公里路跑联赛,一边慢慢跑,一边还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感觉很舒服,“以往我们强调的是锻炼,要挑战自我,对于成绩要求比较高。其实,这种慢跑感觉也非常好,并不一定要去追求更快更强。现在的跑步活动,社交功能更为突出了。大家跑完了可以分享,晒朋友圈、发微博,三五好友约个时间出来跑一跑,而且各种有趣的跑步活动越来越多,比如彩色跑等等,跑步已经不局限在健身领域了”。

  2013年可以说是平民化跑步热潮席卷中国的一年,人们突然发现,身边参与跑步的人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路跑比赛和马拉松比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田协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的马拉松赛事达到了39场,参赛人数超过75万。而像李宁组织创办的路跑联赛,也从第一年的3站比赛发展到现在的10站,总共参与者超过10万人,但仍不能满足众多跑友的需求。

  以今天的北京站比赛为例,从比赛发令枪声响起,到最后一位跑友跨过起跑线,足足用了40秒。之前的5000个参赛名额,在网上报名时,仅一天就已满员,其中不乏外地的跑者。由于“供不应求”,今天的活动现场甚至出现了众多“蹭跑”者。“因为没报上名,今天和几个朋友一块儿过来,看看能不能跟在后面跑跑,因为大家都很享受一起跑的感觉。”一名跑步爱好者告诉记者。

  众多跑步爱好者的出现,势必会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包括李宁在内的国内体育用品公司,以及国际体育品牌,都把跑步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能在将来分到更大的蛋糕,现阶段可谓不惜投入。

  以本次比赛为例,个人报名费用是60元,团体报名则是50元,但报名费的收入,根本无法收回为参赛者提供诸如运动T恤、专业计时芯片、免费的赛道摄影服务、官方认证的成绩证书和完赛奖牌等相关运动装备和其他服务设备的成本。“现在不能用挣不挣钱来衡量,可能我们那件运动T恤的成本就已经超过报名费了,我们看中的还是未来。”李宁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王大卫对当下跑步产业的发展,也有深有体会,不光是各个体育品牌之间的明争暗斗,“运动装备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像能量棒和运动功能饮料之类的运动保障品,甚至还带动了旅游业及餐饮业,现在到其他城市参与路跑比赛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逐步认识到,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是完善人格很重要的手段。体育可以涵盖社交、减压、正确对待胜负及形成纪律性等很多方面,每个人其实都应该选择一种锻炼手段。当然,最便捷的肯定是跑步”。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