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拉松也有危机感 “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
上周,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公布了今年上马的比赛日期、路程和报名时间,一时间报名参加上马成了热门话题。其实上马从1996年开办至今,历经19届,而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影响力的也就是这两年,尤其是去年上马举行后,上海掀起了一股跑步热,如今无论晨昏日暮、街头巷尾,都能看到许多跑友,为何一年之间,跑步的热潮席卷了整个申城。
究竟是上马兴起了申城跑步热,还是跑步热把上马的关注度推得更高?
东浩兰生副总杨勇:多种赛事带动市民跑步热情
杨勇曾在上海体育局的竞赛中心任职多年,2000年之后一直参与上海马拉松的工作,当赛事逐渐市场化之后,今年东浩兰生成立赛事公司承办上马,而杨勇也来到公司担任副总。这么多年上马做下来,杨勇对跑步运动在上海的兴起也是颇有感慨,“赛事市场化,这个就是和以前官方办活动不同的地方,以前是我办一个活动,让你参加,现在是我做一个商品,请你消费。”
最简单,最时尚,最热情
在杨勇看来,现在就是一个跑步的时代,“其实不光是上海,跑步运动在国内许多地方都在兴起。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GDP在增加,人均收入在增加,闲暇时间也在增加,这个以前已经说了十几年了,但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才发觉,大家的的确确把锻炼身体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杨勇说,“那么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为什么现在跑步这么热?因为跑步是最简单、最易行、最能看到效果的一项运动,现在大家都在跑,跑的人多了,又发觉跑步变成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活动。”
杨勇表示,上海国际马拉松在推动整个上海的跑步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上马,一年多来,许多赛事的涌现都在推动跑步。“跑的人多了,有了需求,市场马上就会有很多供给。这一年来,各种主题的跑步比赛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去年的许多比赛都还是以计时,看谁跑到终点为目的,而今年各种主题、各种内涵、针对各种不同人群的跑步比赛都出现了。”
“跑的人群多了,就会出现各种俱乐部和跑团,再发展下去,跑团也不够了,毕竟跑团最多几十个、几百个人一起跑,那么市场就需要大范围聚集在一起跑的运动,这时候就有小的跑步比赛,1000人、2000人参赛的……最后需要我们马拉松这样几万人一起跑,因为几万人一起跑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杨勇分析说,“各种赛事的出现,也带动了人们对跑步的热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是一个跑步的时代,而且这种热潮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
过去的跑步比赛,更多的是由体育局这样的官方来组织的,而近年来,许多赛事公司都在办跑步比赛,而且这些主题、形式各异的比赛在上海非常火,比如今年9月的一项上海四季跑活动,开始报名仅4天,名额已经所剩无几。而上马更是火爆,去年几乎一开始报名,名额马上被“秒杀”。
针对这种情况,杨勇认为,主要还是市场决定了赛事的火爆。“当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重视以后,跑步者有这个需求,整个社会、市场都看到了这个需求,那么就会有人出来供给。然后产生效益,看到经济的增长点,随后大家都会来做,并带动整个跑步的周边产业。”
杨勇觉得,由赛事公司运作跑步活动,这些公司第一考虑的就是按照市场需求来做,“为什么‘女子跑’会出来,就是发现很多女孩子在跑,为什么‘音乐跑’会出来,就是发现很多人在跑步时喜欢听音乐……这些公司能够发现整个跑步运动中最有市场价值的一部分是什么,市场需求是什么。以前许多人都是自己管自己跑,但是现在一些主题赛事的出现,增加了他们对跑步的兴趣,甚至还会带动他们身边的人一起跑,所以赛事市场化对于申城跑步热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股热潮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遇到问题,比如公共资源的提供就会不足,“什么公共资源呢?比如道路,跑步必须有场地,如果赛事太多,那么场地这样的公共资源就会不够,那么市场就会优胜劣汰。市场是残酷的,我相信到最后不会每个跑步比赛都会一直做下去,剩下的都是精英,都是得到市场认可或者市场有需求的。”
“上马”也有危机感
这种市场竞争,不仅出现在中小型赛事中,上海国际马拉松同样感到了压力,“以前上海一年就一次上海马拉松、一次迎新长跑,总的加起来就3到5次赛事,而现在呢?一个月就有5次。跑友们跑着跑着就要挑了,也会去选择,跑步其实也是一个产品,必须把产品打造好了,才会延展,才会有市场的生命力,要不然这个赛事就没有了。”
“这种竞争对上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虽然彼此不是同一层次的比赛,但是我们也必须借鉴这些赛事针对跑者感受、服务的这一块的长处,要不然你也会被淘汰。因为你上马做得不好,我们不跑你上马了,其他小赛事也能跑得挺开心,最后都去别的地方跑。”他表示。
“现在许多赛事已经有3000人、5000人参加,以后还会发展到更多,所以我们有危机感,这逼着我们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赛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要提供怎么样的产品。”杨勇说,“让市场来决定哪些能够留下来,哪些该被淘汰。”
所以今年上马的许多改进的方面都是围绕在为跑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跑者的感受,比如设立“上马精英”报名的绿色通道,包括增加补给站、提供大毛巾、取消计时芯片的押金,乃至于改动比赛时间,都是围绕着为跑者提供更好的环境来进行的。
媒体记者徐先生:
参赛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3年前偶然参加了一个房产公司组织的跑步比赛,彻底改变了徐先生“跑步观”,“当时我们看到那个公司的老总跑得非常快,2公里之内已经甩开我们很长距离,他有四五十岁了吧,这个年纪把我们这群年轻人甩开这么多,感觉他必有神力,这么一研究就喜欢上了跑步。”徐先生说,“大家总说自己没时间,我想我再忙,也没人家公司老总忙吧。”
3年间,徐先生一直在坚持跑步,也从2公里、10公里慢慢跑完了马拉松半程,乃至全程,他参加了去年的上马,今年2月还有幸去参加了东京马拉松赛,渐渐转变成一位赛事型的选手。
“我跑步并不是为了比赛,但有了比赛,你就有了一个目标,一种激励。因为儿子出生了,明年没有报大的比赛,这段时间跑步的动力就不是很足。”谈到跑步比赛,徐先生认为,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如2月份去东京跑马拉松,我跑了5个多小时,‘纯屌丝’级别,但大家都挺开心的,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至于跑步热在上海的兴起,徐先生认为,跑步是最具草根性质的运动,“跑步没那么多对抗性和比较性,你穿的一身名牌能跑,你穿一身破破烂烂的也能跑。而且不像打篮球、羽毛球,非得分个胜负。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目标去跑。什么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还是一大早自己在小区里跑着玩的,其实都一样,都在享受跑步的过程而已。就像东京马拉松,有很多高手参加,但这个赛事的关门时间是7个小时,比上马还长,说明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参加比赛只是对自己一种激励。”
IT高管谭小姐:
“朋友圈”让跑步变得更有趣
一年前,因为工作原因谭小姐来到了上海,没想到自己的跑步习惯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其实从2006年开始跑步了,但去年之前都停留在1至3公里左右,去年来上海以后,认识了一群跑友,我也渐渐开始提高每天的跑步距离,3公里、6公里,现在我每天要跑8到15公里左右,最近一个月我跑得挺多,这个月我已经跑了140公里。”如今谭小姐准备报名参加上马的半程赛,她表示自己有能力去挑战一下这个距离,而且非常期待参加这样的大型赛事。
对于自己的这种改变,谭小姐表示作为一位70后,现在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到了这个岁数,我会觉得应该更爱自己,要管理自己的身体,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后我发现跑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既能锻炼身体,而对于女孩子来说,跑步对自己的体形还是有帮助,而且之前总觉得没力气,讲话中气不足,有时腰比较酸,胸口比较闷,感觉自己亚健康状态,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谭小姐来上海时间不长,而且平时工作压力很大,跑步成为她减压的良方。与很多跑友不同,谭小姐每天的跑步路线都非常自由,“我会觉得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嘛,跑步跑完感觉蛮解压的,其实有些时候蛮喜欢晚上一个人在徐家汇跑,享受一个人跑步的过程。我不听音乐,就这样自己跑,专注脚跟地接触的感觉,专注记路标。”谭小姐说。
同时微信“朋友圈”也让谭小姐的跑步变得更有趣,她经常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自己跑步的经历和感觉,比如发一些夜跑时的照片,“我觉得这就是在传递一种正能量,在这个过程里面,你的朋友会觉得,也许自己也该运动起来。其实当你发现有人在你边上做了一些事以后,你会去重视这件事情,发现做这件事情其实挺好的。跑步也是如此,一些朋友看了我的朋友圈觉得跑步挺好,哪天我去跑步了也会带上她,教她拉伸什么的,慢慢入门。而且有时候和客户谈工作时,发现大家都在跑步,都想参加马拉松,那么改天大家一起报名,一起跑。”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