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马拉松参赛者猝死 中国当下最火运动有隐忧
一名25岁的女选手在前天的苏州半程马拉松赛上不幸猝死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马拉松这项当下中国最红火运动的担忧:普通爱好者跑马拉松,到底离危险有多远?
本报记者昨天连线中国极限耐力跑第一人陈盆滨,请他从专业角度分析业余爱好者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误区:马拉松比赛频频出现选手猝死,主要因为组委会保障不力。
正解:组委会当然有责任行使医疗保障职责,但参赛选手更有义务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苏州半程马拉松赛共有2.2万名参赛选手,组委会安排了7个医疗点、60多名医护人员、500多名医疗志愿者。就半程赛事而言,这个保障团队已具相当规模。陈盆滨表示,他参加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无数比赛,比较而言,其实目前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做得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参赛选手自己得建立足够的安全意识。”
陈盆滨指的是,参加马拉松比赛首先要有严格的赛前体检,诸如心脏病等一些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此外,比赛中还有诸多因素会影响选手的安全。“比如,天气过热,湿度过大,或者赛前没休息好,甚至比赛时人太多,也会出意外。有些没有经验的选手,比赛初期容易受外界刺激特别兴奋,结果原有的节奏被打乱,最后体能透支,导致出现异常状况。”
误区:马拉松重在挑战自我,所以坚持是最重要的马拉松精神。
正解:知道什么时候放弃比一味坚持更重要。
“我想每个业余爱好者应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跑马拉松?”陈盆滨说见过很多爱好者盲目地追求速度和名次,也有的是为了在朋友中炫耀,他觉得这些人都没有真正领会马拉松精髓。马拉松的快意在于自己与自己比,在于享受这个过程,在于途中心灵的收获,在于结交的人。
“我认为业余爱好者出意外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追求速度,跑慢一点,马拉松还是很安全的。”陈盆滨认为。
至于普通人在比赛中该怎么区别何时坚持和何时必须放弃,陈盆滨说:“一般极点就是指乳酸堆积后出现的疲劳感,这是正常的反应,坚持下去可以渡过极点。但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就不应该坚持,必须立即停止。”
误区:不跑全程就用不着补给。
正解:业余跑友跑10公里以上的都应该学会补给。
补给有多重要?陈盆滨举了个例子:2011年他参加撒哈拉沙漠250公里极限挑战赛,跑到65公里时,发现补给没了,这时已快虚脱,连走路都在晃动。他明智地停下来,把仅有的一点能量粉用水泡了喝下去,短暂休整后感觉好很多。这说明即使训练有素的职业选手在缺乏补给时也会出现危险。
补给一般是指士力架、能量胶、盐丸、泡腾片这些,前两样是补充能量,后两样是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了这些补给,由于大量流汗造成的电解质缺失会使你腿抽筋。
如何补水也有技巧。专业选手边跑变喝,很多业余选手也效仿,结果欲速则不达,还容易呛着,还不如慢一点或停一停。另外,不要等到渴了才去喝,应该适当提前补水,等自己感觉渴了,其实已经太迟。
“补给不是职业选手专属,业余爱好者也要学一点。”陈盆滨认为。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