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中国选手第22次捧起北京马拉松女子冠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张子扬)有好天气“作伴”,埃塞俄比亚好手托拉在20日上午跑出2小时07分16秒,拿到2013北京马拉松男子组冠军,并打破尘封27年之久的男子赛会纪录;女子组金牌被中国小将张莹莹摘得,这亦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连续22次捧起冠军。

  北京马拉松赛是经国际田联认证、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备案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之一,自198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今年该赛事共吸引了15000名选手参赛,其中不乏在今年世锦赛上跑进前五名的顶尖高手。

  上午8时,所有选手从天安门广场出发,他们要途经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行政区,最终完成42公里195米的赛程。

  当日的北京一扫多日来的雾霾,晴空万里,最高温度19摄氏度,是马拉松赛事最为理想的气候条件。

  在莫斯科世锦赛上拿到铜牌的托拉从比赛一开始就处于领跑集团,能与他相抗衡的只有肯尼亚的本纳德·基普洛浦和鲁诺·丹尼尔,半程过后,他们三人已将其他选手远远甩开。

  最后的冠军得主没有出人意料,托拉以2小时07分16秒轻松摘得金牌,并打破由日本选手儿玉泰介在1986年创造的2小时07分35秒的赛会纪录,获得4万美元的奖金。

  “08年北京奥运会没能参加一直是个遗憾,感谢北京的邀请,让我在中国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托拉在赛后说。

  女子方面21岁的张莹莹成功突破“非洲军团”包围,跑出2小时31分19秒拿到冠军,亚军和季军都被埃塞俄比亚选手获得。

  据张莹莹赛后透露,今天的比赛也曾遇到过困难,尤其是跑进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时,体力上有些透支,喘不过气,但不少观众的欢呼,让她重拾信心。

  “能够战胜非洲选手靠的就是自信,我一直想跑出一个理想成绩,击败所有高手。”张莹莹说。

  不过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显然不是张莹莹的最佳状态,“我平时能轻松跑出2小时22分38秒。”

  由于周春秀、白雪等名将因身体状况逐渐淡出国际赛场,当前的中国女子马拉松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就连中国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也承认,“中国女子中长跑的现状的确令人尴尬,好苗子不多,另外一些教练员在训练中还在沿用旧的理念,这都是整体水平偏低的原因”。(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