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牌教练:体制外闯出路却要往回走
对话人:复旦大学金牌教练杨峻,带出了赵婧这位女子1500米和800米双料冠军。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学生军”可能被专业体工队“收编”,这让梦想出一位学生奥运冠军的杨峻一声叹息。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没有运动员专用公寓,没有运动员小灶,训练用的跑道,也是和普通学生共用的,让复旦大学体育老师杨峻自豪的是,他组建中长跑队11年来,带了20余名学生运动员,出了6名国家级健将,包括了亚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复旦学生军”的出现,这次在辽宁全运会上,也让整个中国中长跑界震动。然而,正当外界为中国的体教结合结出硕果欢呼时,杨峻却忧心忡忡,他昨天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由于复旦的招生政策改变,这支学生军却很可能从此告别复旦,重回体制内的路。
[学生军的艰难]
一个操场几百人用
没有队医重伤只能歇着
在这次的全运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赵婧的横空出世,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很多媒体,也都是在头条的位置报道。“2007年招她进来时,我就看中了这颗苗子,也就定下了今天的目标,”杨峻说,“根据她的肌肉特点、心肺功能,我给她制定了这个长远计划,让她在进校6年来,每年都有提升。”
赵婧是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进复旦的,当时她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文化课则考了479分,在体育生里算是高分了。虽然她从未进过少体校,一路走来都是在普通初中、高中进行业余训练,但天赋和悟性,让杨峻还是眼前一亮。
刚开始的日子,也并没有太大的转机,一切都很困难。赵婧和同班的普通学生一样,也是要交学费的;她原来跑400米,让她绕操场跑10圈,她跑不下来,边跑边哭;她也一样捧着书本,穿梭在各个教室,上午、下午、晚上都有课,要让她训练只能见缝插针;给她训练,不能“拖堂”,否则她就洗不上澡、吃不上饭,复旦的澡堂、食堂,都是按照普通学生的节奏走的。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