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家机构获跨境外汇支付许可
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迎进一步监管落地。3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已有北上浙等多地超6家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机构获得展业批复,与此前试点许可文件不同的是,该批复不再出现“试点”二字,且对不同展业类目要求更详细,细分类目要分别申请许可。在业内看来,这一变化说明跨境外汇支付监管正逐步走向正轨,整体趋严大方向不变,且未来在经营范围、许可审批方式、分级分类管理等条例方面可能进一步细化。
首批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机构正式获得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展业许可一事引业内热议,就此,3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向多家支付机构求证,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6家机构均回应称已获展业批复。
北京商报记者从机构处了解到,早在2019年末,部分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机构便已获得展业批复,单北京就有至少3家获批,许可有效期时间为五年。同时,相较2015年试点批复文件,此次批复文件中不再出现“试点”二字,而是显示为“名录登记”类字样,此外,不同机构在业务范围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更。
据一支付机构人士透露,相较此前试点,此次许可的展业类目更严格更详细,且细分类目要分别申请许可。“主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单项审批,而不是一开始把所有类别都给你许可,比如在货物贸易、留学教育、航空机票、酒店住宿等方面,如果要开展酒店住宿业务,就需要单项提前申请许可,才能实际开展业务。”
“要求细化其实正是名录登记管理的初衷,后续管理还将更加细化。” 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评价,此次许可批复,对以合规为执业前提的跨境支付机构注入了一针“兴奋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家支付机构获得批复。另对支付行业来讲,实际上也对从业者设定了一个更直接的从业门槛,此后,跨境外汇支付正式告别无证经营时代,市场也将愈发合规健康。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称,“这一变化说明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的监管逐步走向正轨,整体趋严的大方向不变。未来在经营范围、许可审批方式、分级分类管理等条例方面可能还会进一步细化”。
外管局于2013年在北京等5个地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试点,并于2015年将试点扩大至全国。尽管布局多年,但多家支付机构也坦露了从业挑战。例如一支付机构人员就称,目前跨境外汇支付市场竞争激烈,寡头效应严重,而客户要求更低的费率、更好的服务、结算更短周期,但是跨境企业的境内外运营成本都非常高。该人士无奈道,“最后变成了一个补贴的游戏,比谁的运营成本更低,谁能提供更低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
“此次名录登记批复,其实也是对跨境外汇支付市场的一次市场洗牌,将会有近半支付机构因没有相关业务或者业务操作违规等,而得不到许可批复。”一支付行业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另据一家与国内跨境支付机构有合作的境外支付公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国内从事跨境业务,除了自己展业外,很多机构还会选择和境外机构合作,在他看来,此次许可批复是市场规范化的趋势,但暂时没有取得许可的机构仍可准备、整改,仍有机会拿到批复。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