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石棉县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巡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石棉县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屡创佳绩,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增强了全民体质,提升了全民凝聚力,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石棉体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社区有健身场地,乡村有文化体育广场,公园、绿地有健身步道,室内健身场馆越来越多如今,石棉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体育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校园,体育设施由简陋的乒乓球台、篮球板、单双杠到现在专门的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为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70年来,石棉县体育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石棉县退休教师刘凡忠今年70岁,见证着石棉县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在县城还是乡村,我们都有锻炼的场所。”
据《石棉简志》记载,1950年时,原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各修建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是石棉县域内最早的篮球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棉县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2012年时,石棉县有各类体育设施290个,体育场地面积20万平方米。
近年来,石棉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先后新建了石棉县体育馆、石棉县体育场、石棉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以及3个全民健身广场、80套农民健身工程、49套全民健身器材和2条健身步道,全县92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如今,石棉县已形成了以县体育馆为主阵地,乡镇、街道体育设施相配套,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为补充,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为基础的体育设施体系。
2019年,石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继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了30套全民健身设施,建成后全县村级体育设施覆盖率将达98%。
石棉人苟定超,是残疾人射击世界冠军,2016年随中国残奥会代表团赴巴西参加了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石棉县竞技体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大赛中为国家和省、市获得了许多荣誉。据《石棉简志》记载,1952年至2012年,石棉县组队参加地(市)级以上比赛125次,获得奖牌507枚(金牌203枚、银牌157枚、铜牌147枚),其中省级奖牌有88枚、国家级11枚、国际级15枚。
1986年,石棉人钟荣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中获得全能比赛第一名;1987年8月,石棉人孟进在四川省射击比赛中获汽10×40的冠军;1992年,石棉人张宏宇(女)在亚洲青年划船比赛上获得金牌他们是石棉县竞技体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石棉县历来注重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培养特色选手。尤其重视青少年体育能力的锻炼,将体育和教育相结合,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积极组队参与省、市各级别青少年比赛,在做好全民健身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不断支持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壮大。
以2017年为例,这一年,石棉县成立了“石棉县棉城足球协会”和“石棉县少林拳研究会”两个社团组织;举办了石棉县篮球裁判培训班和石棉县柔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篮球裁判4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80多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1次,培训业余体校学员50余人。
9月7日,“川航熊猫之路”2019年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石棉站)在石棉县体育馆开幕,来自全省53个代表队的237名运动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
这只是近年来石棉县积极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县在满足本地群众欣赏高水平赛事需求之余,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2013年石棉县承办“中国奥委会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进校园(石棉站)”活动;2015年承办了CBA西部行(石棉站)活动;2016年承办“四川农信杯”全国男篮四强对抗赛
每年举办元旦迎新年长跑、“3·13”纪念英雄少年赖宁中小学生登山比赛、“5·25”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胜利自行车比赛、全民健身联赛、少数民族和农动会、老年人运动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企业、单位组织的职工运动会,到青少年运动会、农动会、老年人运动会,再到承办全省、全国性的大型赛事,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提高石棉城市影响力、塑造石棉体育品牌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5·25自行车比赛”和“石棉县全民健身联赛”已成为重点推广体育项目。
数据显示,仅2018年,为促进石棉县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石棉县组织和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比赛28次,直接参与人数13000人次以上。
石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棉县按照“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比赛、个个有特色”及“百千万惠民工程”要求,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健身知识宣传,每年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余次,全年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人数在2万人次以上。其中,很多活动都覆盖全县及周边县(区),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也为繁荣全县体育事业提供了活动保障。
1997年,石棉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广元堡社区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石棉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石棉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前身)荣获四川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11年,石棉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资助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在服务石棉县“三个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9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再次授予石棉县“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这份荣誉,石棉县已连续保持20余年。荣誉的背后,离不开石棉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近年来,石棉县群众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体育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全县体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数达到5万人以上,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
该县不仅将全民健身工作写入石棉县“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还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每年县财政预算,并制定了《石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0—2015)》《石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每年定期召开全县体育工作会议,贯彻和落实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全民健身纳入对全县各机关、乡镇的考核目标任务,保证群众体育活动有条不紊开展。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普及和推广各类体育运动。
如今,石棉县已成立单项体育协会15个,注册会员13607人;有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名,二、社会体育指导员450余人,各级各类裁判员100余人。
今后,石棉县还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推进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的全面进步,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不断努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石棉因矿建县因矿出名,从山区小城到“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在发展中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其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成为一张响亮名片。
70年来,石棉县依托优势资源,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让“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的石棉文化旅游名片越来越被更多人熟知。
石棉,处于雅安、凉山、甘孜交汇处,是成都到西昌,攀枝花到雅安的黄金分割点,是川西旅游环线重要节点之一,是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过境地,被誉为“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
石棉县于1952年建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矿命名的县。上世纪中叶,地质学家在雅安之南的大渡河沿岸,发现了石棉矿。于是,开发石棉矿的号角响起,来自的人们前来开矿。
据《石棉县志》记载,川矿,即四川石棉矿,建矿于1950年,是全国八大石棉矿之一,鼎盛时期,向国外出口石棉占全国87.45%。四川石棉矿伴随新中国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工业文明史,给石棉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今年国庆期间,曾在石棉县工作过的江西人王怀带着家人到石棉旅游,在参观川矿记忆陈列馆后,他向家人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石棉是一座移民城市,的人来到石棉,造就了楠桠河畔除彝族风情外,另一种民俗大融合的独特风情。”王怀说,他和众多开拓者,在楠桠河畔安居乐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石棉。
现在,石棉县川矿记忆陈列馆和石棉川矿记忆文化公园,已成为人们了解川矿历史、传承川矿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不时有学者、游客前来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2018四川饭店餐饮业职业技能大赛石棉赛区暨2018石棉“田湾河·草科温泉杯”特色风味美食评比活动,在川矿记忆文化公园里举行,活动吸引了5000余人到此参观,提升了景区人气,扩大了影响力。
大渡河畔,安顺场外,一株株黄果柑树挂满果实,预示着下一个丰收季的临近;安顺场内,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房屋矗立其中,红色旅游吸引八方来客。
安顺彝族乡位于石棉县城南部,是汉、彝、藏等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据《石棉县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石棉县在安顺场修建了“红军强渡大渡河文物陈列室”;1983年,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随后又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石棉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安顺场等地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2013年9月,安顺场景区成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全市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此,安顺场走上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的安顺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打造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红色文化是石棉的主流文化,被誉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安顺场,是全国唯一以悲衬喜的国家4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除红色文化外,石棉县境内还有大熊猫文化、尔苏木雅文化、土司文化
石棉县的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松林河流域木雅尔苏藏族族群,被外界专家、学者称作我国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活化石”,是华夏大地秋日过新年的唯一族群,其使用的图象文字比纳西东巴文还早,其族群语言具有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潜质,传统节日“环山鸡节”已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蟹螺堡子、猛种堡子和木耳堡子先后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石棉县在旅游产业发展上,结合文化资源,不仅让单个景区更吸引人,还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构筑“一心两带五组团”的产业发展布局,实现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一盘棋”。依托阳光康养、温泉康养、休闲养生、生态旅游、山地运动、环贡嘎、环香格里拉、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抢抓全省建设攀西文旅经济带和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机遇,通过旅游项目招大引强带动县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石棉县先后与四川能投集团、川投集团成功签约合作开发孟获城、安顺场、田湾河景区;完成了草科、挖角雪山温泉小镇,栗子坪民族特色风情小镇,安顺红色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的规划。
如今,石棉县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农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全县星级农家乐达27家,民宿旅游接待点达125家,初步形成“春赏花品果、夏避暑纳凉、秋体验民俗、冬沐浴阳光”的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到石棉,除了感受这里的阳光外,一定要去泡泡温泉”今年国庆节,石棉县的阳光和温泉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
在石棉县草科乡,大大小小的温泉星罗密布,腾腾的热气,让人在寒冬里也能感受到暖意。石棉境内温泉资源品质高,属重碳酸钙型温泉,水质细滑嫩、无异味,浓度达到医用级理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
丰富的温泉资源只是石棉县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在石棉县境内,还有田湾河、公益海、孟获城、王岗坪等众多景点。
近年来,石棉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目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推进全域旅游。该县制定了《石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以来,石棉县抓住雅西高速通车、灾后恢复重建等机遇,在景区建设、旅游招商、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石棉县相继启动了栗子坪国际生态度假旅游区、王岗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茨格达海子、擦罗—安顺红色旅游体验线建设;打造了安顺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挖角七里坝、三索窝、蟹螺堡子、川矿记忆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连续九年举办黄果柑生态旅游节;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旅游强县”和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黄果柑、核桃、枇杷、草科鸡等农特产品以及石棉烧烤、坨坨肉等特色美食成为石棉旅游的闪亮名片。
以赏雪景、泡温泉为主题的赏雪温泉之旅;以探秘大熊猫家园为特色的大熊猫生态之旅;以秀美山水与藏文化交融为特色的探秘摄影之旅;以缅怀红军精神、重走长征路的场景游体验为特色的红色文化之旅;以乡村休闲、避寒体验游为特色的乡村文化之旅
眼下,石棉县正围绕“休闲旅游”“情感旅游”“研学旅游”“探奇旅游”等旅游新要素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全力建设全域旅游龙头精品景区。
按照“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三产围绕旅游强服务,文化围绕旅游铸灵魂”的思路,石棉县围绕“全国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县”目标,规划实施农旅融合“134”工程,高标准建设“一廊三环四线”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即:建设一条百里金果产业走廊;建设“大熊猫放归环线、王岗坪生态文化旅游环线、贡嘎山温泉环线”三条特色环线;建设“世界枇杷源寻根采摘观光线、黄果柑采摘观光线、红军长征路环线、脱贫攻坚示范线”四条精品支线。
除此之外,石棉县将继续打响“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知名度,打造“大渡河鲜”和“天下第一烧”的饮食文化,开辟“徒步穿越贡嘎山”个性旅游线路,以及“石棉—九龙—香格里拉最近自驾游”线路。
未来,石棉县将继续围绕“生态、文化、康养、体验、休闲、度假”六大主题,坚持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全民兴旅”,以“全景石棉”的理念,打响“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石棉文化旅游名片的知名度。